感謝邀請,我認為鄭州還沒有達到那一步吧,需要別人代扔垃圾,鄭州雖然在推行垃圾分類,但并沒有那么強制。像企業單位也有專門的物業,不需要代扔垃圾,而鄭州對垃圾分類沒有強制性規定,也沒有開出過罰單,所以還停留在扔垃圾的階段,鄭州缺乏代扔垃圾的外部環境其實代扔垃圾的興起準確的來講還是在今年,再準確一點就是上海,自從上海推行垃圾分類后,很多人也陷入了垃圾如何分類的困擾中。
1、建筑垃圾處理扔哪地方呢?
國家對環保很重視的,現在的建筑垃圾只能處理,不能順便倒掉的,會被抓的,會罰款。現在都是要統一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納場,對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資源化處理,未來將會是一大趨勢,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走向。南方路機的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設備在行業中口碑很不錯,還能給客戶提供方案,我是山東的,我們這邊就有個很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產業園,聽我發小說,用的就是南方路機的設備,
2、舉報建筑垃圾遺撒,鄭州8位市民將各獲5000元獎金。你怎么看?
作為一個在鄭州呆了八年的人我談談個人的看法首先對城管局的做法點個贊,對那些提供線索的人不光給予金錢上的獎勵還應該頒發榮譽證書肯定他們愛護城市的行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人人參與的積極性,城市道路的整潔既要靠環衛工人的清掃,也要靠我們自覺的維護,養成垃圾不亂扔的習慣。渣土車的管理在各個城市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他們總是喜歡鉆空子白天有交警值班倒還算老實,一到夜里零晨趁著沒有交警路上行車減少的空擋就像開了外掛一路狂奔,遮擋車牌視紅燈、監控于無物,經常由于車速過快、車子本身視野盲區而車禍不斷給老百姓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作為一個上班族不管是白天還是夜里總能看見渣土車的身影而且一連跑過去就是幾輛,路過坑洼不平地段仗著底盤高輪胎大絲毫不減速,車身顛簸的渣土散落一地幾百米的路段空氣中夾雜著灰塵讓行人車輛怨聲載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18年12底早上上班看見航海路18大街到22大街路段,地上散落著大量潮濕的泥土,由于冬天氣溫低散落的泥土被凍在地面上粘的結結實實,好幾個環衛工人用鐵鍬吃力的鏟著路面看著讓人著實氣憤。
3、在河南鄭州市做代扔垃圾業務怎么樣,有前景嗎?鄭州的生活人群合適嗎?
感謝邀請,我認為鄭州還沒有達到那一步吧,需要別人代扔垃圾,鄭州雖然在推行垃圾分類,但并沒有那么強制,鄭州的生活水平整體來講不算高鄭州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在這1000萬人中幾乎有2/3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到鄭州幾乎都是來奮斗賺錢的,有所成就的也是一小撮人。另外還有1/3的本地人,他們即便現在生活比較富裕,但以前都是有過苦日子的,代扔垃圾,單單就家里的老人可能就不會接受,
鄭州的垃圾分類:總體來講,鄭州的消費水平并不算高,上班族居住的地方離工作的地方也近,很多還是租房住,扔垃圾的開支恐怕很多人也無法接受。鄭州缺乏代扔垃圾的外部環境其實代扔垃圾的興起準確的來講還是在今年,再準確一點就是上海,自從上海推行垃圾分類后,很多人也陷入了垃圾如何分類的困擾中,短短幾天就開了幾千張罰單,讓人望而生畏,因此請人代扔垃圾是合理的,如此一來,代扔垃圾的本質其實就是代分類垃圾。
其實代扔垃圾以前就有,主要針對的是一些殘障人士,幫助他們處理垃圾,像企業單位也有專門的物業,不需要代扔垃圾,而鄭州對垃圾分類沒有強制性規定,也沒有開出過罰單,所以還停留在扔垃圾的階段。總之,我認為鄭州還沒到代扔垃圾的份上,不過可以在鄭東新區、老人集中的社區做下嘗試,可能極小的一部分富人和老人會愿意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