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深圳更適合年輕人創業,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深圳已經不適合創業了,為什么呢,這意味著,如果選擇深圳創業,成功率更高,大家覺得深圳和上海哪個更適合年輕人創業,聯想創始人柳傳志40歲創業,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42歲創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44歲創業。
1、三十歲去深圳做創業怎么樣?
創業不分年齡,很多著名企業家都是四五十歲才開始創業的。聯想創始人柳傳志40歲創業,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42歲創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44歲創業,所以創業不需要看年齡,但一定要有決心和激情!當然更重要還要有眼光和運氣。很多企業家的發家史都和行業轉折期密不可分,比如阿里的成就來得益于國外網購興起,比如華為的崛起得益于通訊行業的井噴式發展。
在行業轉折點之后較長時間才起步的創業型企業,很少有能夠做到行業頭部水平的,反之失敗的比例會更高,當然,如果是一個新興行業,或者處于尚未被認可的局面,那么能否成功就在于自身對于行業看法以及堅持了。2000年前后,互聯網行業經歷寒冬,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倒下了,其中包括一些拿到大投資的公司,而現在幾個互聯網巨頭公司,都是當年決定堅持下來的,都是當初拿股權抵工資的。
所以像百度、阿里這些公司上市之后,就連當初的清潔工和前臺都有股份,至少都有幾百萬身家,再進一步細分到行業內的新興環節,比如頭條和抖音,都是以新穎的方式開辟了行業內的新領域。但一樣也是先入為主,后邊模仿者無數,流量卻只能望塵莫及,此外就是資本,不要輕易相信什么白手起家,真正白手起家的僅僅鳳毛菱角。有人說馬云、任正非、柳傳志白手起家,馬云90年代能花50多萬買房,任正非90年代能在親友圈借出上百萬,柳傳志能在90年代備貨幾十臺電腦,這個級別的白手起家相當于現在身家幾百萬的富豪了吧?所以對于深圳這樣經濟前沿的城市,創業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和消耗,想有強勁的立足資本以及拓展市場的空間,那么深圳的租房和用工成本就是頭等大事,
2、如果去深圳創業,做什么方面的比較好?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并且在深圳創業做過互聯網項目的前輩(LOSERINSHENZHRN),也許可以告訴你。以你的專業背景和積累,可能自媒體是一個OK的方向,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合適的自媒體創業時機了,今天,微信公眾號的紅利已消耗殆盡,根據《2017年中國微信500強年報》報告,公眾號整體平均閱讀數下降了24%。
內容同質化、用戶審美疲勞、短視頻來勢兇猛,自媒體野蠻掘金的時代結束了,曾經掌握千萬流量的大號運營者們面臨抉擇。自媒體市場已形成巨頭壟斷的格局,這是行業內的共識,但即使如此,仍然每年都會沖出一兩匹黑馬:情感號“末那大叔”2017年3月上線,今年1月便攀升至新榜評選的“中國微信500強”第164位;漫畫自媒體“老鼠什么都知道”2017年初才開始稀稀拉拉地更新,每周最多發兩條內容,卻以獨特的調性迅速走紅;今年最受矚目的自媒體則是“把深度特寫畫出來”的原創漫畫作者匡扶搖。
3、深圳還適合創業么?
深圳已經不適合創業了,為什么呢?先排除那些拼爹的人,我們只說白手起家的,首先一條你就過不去,如何應對每年飆漲的租金?好吧,咬緊牙硬抗。接下來,你做什么?怎么做?哇,好牛,有技術拿到了政府的創業補助,信誓旦旦擴大規模,租辦公室,招人,厲害厲害,兩年就做到了收支平衡。第三年,房東通知,租金漲價20%,深圳的房價又大漲了,70平的兩居室,現在要多付80萬,
4、深圳哪個區適合創業?
隨著珠三角地區建設進程的推進,港澳青年創業將聚集于廣州、深圳、珠海三地,也將延伸至珠三角其他城市,并不斷向珠三角周圍城市擴散,他們將構成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港澳青年創業政策將成為推動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推動港澳青年創業實踐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臨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第一,港澳青年在珠三角地區創業發展存在制度性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