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應該用硬繩,熟練后可以換成軟繩,但國內90%以上跳繩的參與者都是敞開懷抱,這是不科學的,也很難提高水平,第五,在跳繩之前做足、腿、手腕、腳踝的熱身運動,在跳繩之后做一些放松運動,因此跳繩應該從基本動作開始,有的人跳多了會酸痛,因為小臂隨著繩子擺動,跳繩主要是腕力。
你好!小學學生跳繩標準分數(shù)為:高一高二30,140分100分;三四年級40人及格,160人100分;五六年級45人及格,160人100分。跳繩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需要上肢、下肢、軀干很好的協(xié)調才能完成動作,所有的關節(jié)、肌肉、韌帶也都參與其中。不僅能有效增加踝膝韌帶和下肢肌肉的力量,還能保證上下肢肌肉的協(xié)調發(fā)展,減少脂肪,身體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也會得到提高。跳繩還能加強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跳繩注意:首先,穿柔軟輕便的高跟鞋,避免腳踝受傷。第二,繩子要軟硬適中,粗細適中。新手應該用硬繩,熟練后可以換成軟繩。第三,最好選擇硬度適中的草坪、木地板、泥地跳繩,千萬不要在堅硬的水泥地面上做,以免損傷關節(jié),造成頭暈。第四,跳繩需要放松肌肉和關節(jié),協(xié)調腳趾和腳跟,防止扭傷。第五,在跳繩之前做足、腿、手腕、腳踝的熱身運動,在跳繩之后做一些放松運動。
2、 小學生 跳繩的正確方法跳繩主要是腕力。這樣可以節(jié)省體力,跳多了也不容易累,有的人跳多了會酸痛,因為小臂隨著繩子擺動。再者,手掌不要向上,盡量向下或相反,手掌向下以獲得腕力。比如乒乓球中的扣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手臂自然下垂到胯部,大臂不要向兩側張開,手不要在前側離開身體(向后跳時,手會微微后仰)。這樣會把手臂的力量全部集中在手腕上,爆發(fā)出來,初學者意識不到這兩點的重要性,因為單搖和雙搖的技術含量不高,在練習高難度的三搖或四搖時就能體現(xiàn)出來。手臂張開時容易發(fā)力,手掌朝上,手腕無法發(fā)力,無法完成下一個高難度動作,但國內90%以上跳繩的參與者都是敞開懷抱,這是不科學的,也很難提高水平。因此跳繩應該從基本動作開始,剛練的時候跳繩,要有意識地把動作改回來,手臂放進去,但不要太緊張,身體保持挺直但不要僵硬,眼睛直視前方5米。只有當你養(yǎng)成了習慣,才有可能突破高難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