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西京既是漢唐時代我國對外貿(mào)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壯舉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四海商貿(mào),賓客云集的漢文化都會中心,開封,古稱大梁、陳留、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譽為八朝古都。
1、歷史上的“西京”指的是哪里?
“西京”一詞原為中國古代京都城市的名稱。歷史上漢代建都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遷都于洛陽,因其地理位置,長安在西;稱西京,稱洛陽為東京,有文選著錄《張衡西京賦》佐證。后來即以西京作為西漢王朝的代稱,至唐代,又建都于長安。據(jù)新唐書《地理志》一載,天寶二年稱西京,至德二載叫中京,上元二年復稱西京,西京既是漢唐時代我國對外貿(mào)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壯舉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四海商貿(mào),賓客云集的漢文化都會中心。
在古代歷史上國都以外別設陪都,以于京都以西,有“西京”之稱的地名還有,如:唐代(至德二年~上元二年)的鳳翔(今屬陜西寶雞域),據(jù)舊唐書《地理志》之一載,五代后唐的太原,據(jù)五代史《唐莊宗紀》之四載。五代晉漢周的洛陽,據(jù)五代史《晉高祖紀》之三載,宋代的洛陽,據(jù)宋史《地理志》之一載。遼代的大同,據(jù)遼史《地理志》之五載,
2、你們知道的描寫古城開封的詩句有哪些?
開封,古稱大梁、陳留、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譽為八朝古都。描寫古城開封的詩有很多,像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如白居易的《隋堤柳》:“大業(yè)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
大業(yè)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清乾隆皇帝的“風葉梧青落,霜花菊百堆’。北宋駙馬柴宗慶的:“曾觀大海難為水,除去梁園總是村,”明代政治家于謙的《題汴城八景總圖》:天風吹我來中州,光陰荏苒春復秋。民安物阜公事簡,目前景物隨冥搜,梁園花月四時好,日落夷山映芳草。大河濤濤涌地來,騰波起浪如奔雷,隋堤煙柳翠如織,鐵塔摩空數(shù)千尺。
陰晴晦明各異態(tài),對此令人感今昔,畫圖仿佛得真趣,醉墨淋漓寫長句。詩成掉筆向蒼空,滿袖天風卻歸去,張淑載的《梁園雪霽》詩:曾向梁園看雪飛,鄒枚授簡尚依稀。只今瑞旭高懸處,好袖平臺賦草歸,無名氏的《梁園雪霽》詩曰:兔園雪霽物華新,掃盡瀛洲萬斛塵。玉樹瓊林三百里,琪花瑤草一番春,貂裘公子迎春醉,鐵馬將軍出獵頻。
3、都有哪些詩句隱藏地名的?
易水寒(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在今河北省易縣,是當時燕國的南界。步出夏門行(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碣石,古時海畔山名,東漢后陷于海中,位置約在今河北灤河入渤海口附近。曹操征鳥桓,本擬傍海道北上,約在秋七月經(jīng)碣石,后因大水改由盧龍塞(今河北省遷安縣西北)繞道而行,長安古意(盧照鄰)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易水送別(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水獨寒。易水即荊軻詩易水寒之地,滕王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閣中帝子今何在,欄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時所建,后閻伯嶼任洪州牧,九月九日在閣上舉行宴會,王勃出席并作滕王閣序和這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蜀州泛指蜀地;城闕指長安;三秦今陜西一帶,本是秦國舊地,項羽滅秦后,分為雍、塞、翟三國,成為三秦;五津,長江自湔堰至犍為有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等渡口,合稱五津。從軍行(張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