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發展是改革開放中國發展的縮影;其北靠鄭州、南接港區的地理位置,是龍湖發展的最大優勢。18年,新鄭市提出“龍湖鎮按照不低于鄭州市主城區的標準,完成龍湖西部片區城市規劃”,龍湖西部會建設與市區相對應的市政配套設置;此外,龍湖西部的河流和湖泊等自然環境優勢可以說媲美市區大部分地區,對于市區動輒4,5甚至超過7的容積率的小區,龍湖基本所有高層容積率基本在3以下,部分改善甚至在1左右,這種低的容積率在市區也是稀缺,在龍湖會住的更好。
1、準備回武漢發展,想在武漢比較新的地方買房,大戶型或者投資型的房子都行,希望推薦?
這種問題也好意思問,真不曉得這種人在沿海城市呆了十幾年是么樣混的,估計是擺了十幾年地攤吧!尼瑪買房子關鍵是看你手上有幾多錢,有錢你想買哪里都行,冇得錢你睡草棚子都不夠!自己的預算都不說出來,別個么樣跟你推薦!尼瑪你手上有幾百個億,長安街邊上買個四合院都冒得問題,手上一百萬都冒得,連尼瑪香河涿州都住不起,所以說,連預算都冒說的人,跟他推薦個狗屁!。
2、武漢漢陽的房子怎么樣,以后還有發展潛力嗎?
武漢漢陽的房子主要集中四新地區,房子較新,人口結構偏年輕化,比較有活力的一個新區,未來隨著地鐵10、11、12號線的不斷落地,漢陽應該會有不錯的發展,歡迎來漢陽生活!武漢以后的發展,特別是三環內肯定是持續快速,無論是地理位置,或者是經濟環境,漢陽都是處于各產業區和經濟帶的融合位置,也許未來武漢漢陽會成為新的增長極,實現快速發展。
3、大家說說看鄭州龍湖鎮發展前景怎么樣?
看龍湖發展,也要先了解歷史,下面詳細分析龍湖龍湖歷史,展望龍湖發展!從1992年到2019年,90后的龍湖在奔三的路上越走越遠,龍湖數次的探索與嘗試,讓她從20年前的荒蕪變為如今的繁榮;作為一個鎮,她有著傲視河南縣城的實力。在龍湖的奮斗過程中,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有過熱血澎湃,有過迷茫;有缺點,有進步,然而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回首過去,龍湖走過了她發展的三個階段;展望未來,龍湖還有兩次重要的機遇。第一階段:1992-2002年,起步階段在1992年以前,龍湖鎮是新鄭市最窮的地方,在農業經濟時代,土地是經濟的命根子,但龍湖是丘陵地帶,難以種植農作物,所以龍湖的整體經濟水平很低。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全國各地興起建設經濟開發區,
得益于龍湖鎮特殊的地理位置,新鄭市在龍湖規劃了‘雙湖經濟開發區’,那時龍湖才修了第一條真正意義的馬路——中山路(就是目前的文昌路)。1993年,河南第一所民辦高校——升達大學落戶龍湖,隨后龍泊圣地和鄭州第二鋼鐵廠相繼進駐,高校和企業給龍湖帶來了人氣,但由于數量少,對龍湖帶動作用有限,注:2000年12月,在原鄭州二鋼基礎上,組件成立河南鴿瑞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另一方面,當時龍湖的發展缺少整體規劃,不管企業學校只要愿意來都歡迎,雖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龍湖的發展,但是沒有前瞻性,導致許多政策沒有落地,部分企業走向下坡,龍湖鎮也歸于沉寂。
第二階段:2002年-2012年,宜居教育城建設與發展階段從2002年開始,龍湖致力于“宜居教育城”的規劃和建設;同時期,鄭州市區的很多高校債務累累、不堪重負,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高校守著市區的黃金位置卻無力發展,于是紛紛將目光放在了在郊區建新校區,把位于市區的老校區高價賣給地產商,不僅可以緩解學校的財務危機,而且會有大量的資金用來發展。
此時,鄭州城區一畝地的價格約在17萬左右,而在龍湖鎮,一畝地只要5萬,巨大的價格優勢吸引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河南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檢查職業學院、河南醫專、中原工學院等學校紛紛入駐龍湖,鄭州南大學城名至實歸,大量高校的入駐給龍湖鎮帶來了眾多人口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集聚效應,讓這個被老新鄭人稱為“北大荒”的城鎮踏上了教育之城的新生之路。
在短時間內龍湖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幾年間,基礎設施的建設繳稅就已達到數億元。龍湖能夠出現這樣的變化,要得益于1997年第一個關于龍湖鎮的全面規劃《新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7~2005年)》的出臺,這個規劃初期是委托鄭州的一個城市規劃設計院進行設計,后來又相繼委托了同濟大學及其他城市設計機構進行設計和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