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農村大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機器化作業代替人工,人工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力量,但花費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貴。控成本還要保銷量,所以農藥不建議用,以稻谷和大米賣,價格也不一樣,這種大型的收割機器,更適合大平原我們村里就有個農業大戶,包了一百多畝地,但地租就200一畝,最后是出米賣的,一年只種一季,都掙了不少。
1、如果包一百畝地,用機器種水稻,四百一畝能賺多少錢?
這個錢是可以掙的,就看怎么種?在哪里種?按照現在農村大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機器化作業代替人工,人工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力量,但花費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貴。控成本還要保銷量,所以農藥不建議用,另外就是以稻谷和大米賣,價格也不一樣。這種大型的收割機器,更適合大平原我們村里就有個農業大戶,包了一百多畝地,但地租就200一畝,最后是出米賣的,一年只種一季,都掙了不少!每畝地支出:一畝地地租400機器犁地兩次70、35一次肥料40斤,1.7塊一斤等于68塊谷種30塊機器插秧80塊機器收稻子80塊機器烘干稻子160塊人工:按6個人工*200=1200塊總支出:2018塊每畝地收入:去年收購價早稻是120塊/100斤、晚稻是126/100斤早稻畝產按1000斤、晚稻畝產按1300斤總收入:1200 1638=2838塊合計每畝純收入:820塊PS:如果出米算,70%的出米率,2元一斤批發價總收入:(1000 1300)*70%*2=3220塊合計每畝純收入:1202塊,
2、為什么感覺以前種地一畝地用化肥20斤(20元一百斤)現在用120斤(200元一百斤)?
謝謝大圣邀,這個題問的不錯,看來他經過了不少的風雨洗刷。在85年以前化肥價地確是二十幾元一代,種地作物基本以土肥為主,拿著化肥當油用,直至到2000年種地還算是可以的,土肥和化肥的結合,有很好的增值效益,人工成本價格還在均衡點上,自此以后種地土肥減少化肥加大,人工化肥和機械的成本順速增高,使的種地無利可圖,成為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