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工業基礎深厚,新產業航空通用產業也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也將作為荊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本人對荊門未來經濟發展看好,從最近幾年的招商運作來看,荊門取得了十足的進步,旅游方面荊門莫愁湖,明顯陵,愛飛客已經打亮了名聲。先富的帶動后富的,政府不可能放任荊門孤單的處在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位置,那么對荊門加大扶持就可以理解了。
1、湖北荊州為什么一直都發展不起來?
我是武漢的,在荊州呆過,談不上很了解但在這里臆測一下荊州發展缺乏動力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地理位置,在國內,要發展就必須有上級政府支持,可為什么省內政策對荊州支持少?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都在長江沿線,按理說是個好地方。可那僅是對純地理位置來說,講到發展,國家的政策是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城市。可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這就悲催了,
武漢不用說,省會所在九省通衢,政府沒有理由不往這里砸資源。宜昌,地處湖北西南邊角,自古就是荊楚重鎮,現代又借三峽工程大勢東風吸引全國關注,武漢的發展可輻射黃石孝感仙桃咸寧,至少可以吸引當地大批人口來武漢尋找機會。宜昌輻射恩施荊門潛江一帶,地處中間的荊州被一東一西兩大城市拉扯,必然導致自身吸力不足。且政府資源有限,不可能廣泛投入,只能以點帶面,
所以曾經的大荊州沒有進入湖北發展的第一梯隊。再說起來,荊州在改革初期確實有過榮耀,沙市日化就是很好的代表,那時的荊州有一大批國企輕工產業。可是國企改革的痛苦不多廢言,看看現在的東北就能體會,至于為啥高鐵也沒有把荊州作為重要站點,我判斷的原因是荊門比荊州更需要外出通道。荊門地處湖北中西部,屬于經濟較弱的一個城市,
先富的帶動后富的,政府不可能放任荊門孤單的處在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位置,那么對荊門加大扶持就可以理解了。荊州雖然鐵路客運運輸不發達,但走滬蓉高速坐大巴距武漢和宜昌都只有不到3小時的車程,且幾乎每20分鐘就有一班車,每個人都想自己家鄉好這個完全理解,不過對高一級的政府來說天下如棋,行棋總會有輕重緩急之分。
2、荊門這個城市怎么樣?
荊門這座城市素來有“荊楚門戶”的美譽,很多人知道“荊楚門戶”卻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說荊門這地的荊山山脈向江漢平原過度落脈地帶,一座據水路,一座據陸路,歷史上其軍事戰略位置險要,“西控巴峽,東連鄢郢,南捍江陵,北接襄鄧,水通江漢,山連巴蜀”,所以自古就是軍事戰略要地,才有了“荊楚門戶”的美譽,另外荊門位居湖北中間,又有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稱呼。
(荊門天鵝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荊門這地方也不是說多么的發達,但是也不算特別落后,最近幾年交通發展的比較快,最近幾年修建的動車鐵路線也預計要開通,人口300多萬,產值1700多億,總體來說在湖北省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差的,但是跟黃石和宜昌比較顯得不為妥當,目前湖北省經濟體第二大的城市就是襄陽,城區面積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襄陽,宜昌和襄陽是一個層次的(倆個城市產值均破4000億),前幾年宜昌和襄陽“不分伯仲”,最近倆年宜昌發展顯然滯后襄陽,所以荊門和宜昌不是一個對比面,是沒有可比性的。
(漳河風景區)從旅游發展的角度來說,荊門的旅游資源還是不錯的,境內還有荊楚理工學院,荊門是我國“優秀旅游城市”境內的明顯陵和漳河風景區以及屈家嶺文化遺址等比較出名,也出過不少名人,例如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宋玉,甚至可以說,在中國前3000年的歷史中,宋玉是最大的“帥哥”。可這位“最美”文青一生竟未娶,獻身楚國大業,最終成為戰國末期著名的辭賦家,
3、荊門市以后的發展怎么樣?
謝謝邀請!荊門市地處江漢平原北端,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素有“荊楚門戶之稱”,是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人口大學340萬,2017年GDP為1664.17億元,增速為7.5%,位于湖北省地級市第七位,經濟總量屬于中游,但是由于荊門城市體量太小,所以荊門的人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