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三峽大壩的建立和丹江口水庫大壩的加高,湖北人開始飄飄然,鄱陽湖與洞庭湖在加大圍墾(侵占濕地),湖北人更膽大,開始填平湖泊。20年天氣是很異常,南方雨水特別多,湖北有些地方水澇,北方有些地方干旱,高考期間,正值雨季,幾乎年高考年下雨,如遇持續大雨,家長和考生應做好。
1、我們湖北今年雨特別多,七月份是不是要下一個月?
2020年天氣是很異常,南方雨水特別多,湖北有些地方水澇,北方有些地方干旱。今天湖北咸寧還在下著雨,昨晚下了整整一夜,天氣倒是很涼爽,晚上都不需要開空調睡覺,要說七月份是不是要下一個月?這是不可能的。有下雨就有天晴,久雨就有久旱,這是歷年來對天氣的經驗認識,目前雨天較多,一旦晴朗,必然持續時間較長。在七月初的涼爽天氣里,會驟然高溫至熱不可奈,心理上會有強大的反差,到時候會念著下雨天的好,
但作為農民可不這么認為,久雨久旱其實對農作物十分不利,久雨會澇死很多農作物,耕種也十分不便,影響作物生長;久旱會干死很多農作物,農作時由于天氣太熱而容易中暑。所以說,久雨不好,久旱也不好,但天氣這事情,哪能人為左右,說下雨就下雨,讓天晴就天晴呢?七月份會下一個月的雨,對怕熱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奢望,對農民耕種來說是個噩耗吧,
2、如果湖北省不把那么多湖泊填平,今年大雨會不會被淹?
小本認為,過于迷信三峽大壩與丹江口水庫的“萬能”,湖北的把那么多湖泊填平(既使保留的,河道與濕地也侵占嚴重),不但危及武漢防洪,更給洞庭湖和鄱陽湖造成更大的江水倒灌壓力,危害長江下游,真是愚不可及。眾所周知,由于干流與支流的梯級開發,長江流域現在早已遍地是大大小小的大壩與水庫,曾經的“堵疏”治水模式已變成如今的“蓄泄”治水模式,
自古以來,湖北境內的湖泊,尤其是洪湖,與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陽湖一樣,一直被視為中華的腎臟,對江水起調蓄功能(旱時補水,澇時蓄水)。但隨著三峽大壩的建立和丹江口水庫大壩的加高,湖北人開始飄飄然,鄱陽湖與洞庭湖在加大圍墾(侵占濕地),湖北人更膽大,開始填平湖泊,以洪湖為例,這本是與洞庭湖與鄱陽湖齊名的湖泊,由于圍墾造田,“四湖”中的白露湖和三湖早就消失,長湖、洪湖也只剩下一半。
湖北填平湖泊,庫容下降,其調蓄功能明顯減弱,這不僅對武漢的防洪形成壓力,更對洞庭湖、鄱陽湖的江水倒灌加大災難,尤其是鄱陽湖,遠離三峽大壩與丹江口水庫大壩,這兩個水庫的調峰、錯峰、削峰大大緩解了洞庭湖、武漢的壓力,卻對更遠的鄱陽湖鞭長莫及。而湖北的湖泊分洪能力減弱,意味著鄱陽湖江水倒灌的壓力加大,下游的抗洪形勢更嚴峻,
3、湖北最近持續大雨,明天高考,這樣的天如何保證孩子的準備工作?
高考期間,正值雨季,幾乎年高考年下雨,如遇持續大雨,家長和考生應做好:1、雨具的準備當然一般的雨衣和雨傘就不用多說了,這里主要說一下很多人不知道的防雨設備:防雨鞋套。雨傘和雨衣能防止衣服淋濕,但是在路上走,鞋子難免會濕,尤其是對于那些降雨量大的地區,路上積水過多,鞋子肯定會濕,穿著濕鞋子考試肯定會影響考生的狀態和身體,所以一個防雨鞋套還是有必要的,攜帶方便,放進包里,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套上,到達考場摘下來就行,高幫的設計,踏進小水坑也不怕,
2、防水套裝身份證、準考證、手機等物品也是怕水的物品,尤其是準考證,必須要準備一個防水袋防止意外的發生。許多馬虎的考生只顧打傘走路忘記了包還露在外面,早早的把準考證等物品保護好,不僅可以讓準考證不受擠壓,取拿也方便,省去了到考場時候的手忙腳亂和心急火燎,這些情緒波動都要一段的時間才能平靜,考試時間寶貴一點也不能浪費在無關的事情上,
3、雨天的飲食下雨前,天氣會變得悶熱,不要因為悶熱,貪涼而引起身體的不適,下雨天喝粥,尤其能起到暖胃的功效,粥品可以使八寶粥,也可以是小米粥,但是最不要喝單一的綠豆粥,太寒涼,不適合在下雨天氣服用。陰雨天容易感覺乏力,同時胃部的消化功能也會減弱,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能夠起到保護胃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