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個很尷尬的地方,就是雙一流大學,說河北沒有吧也不對,說它有吧還是不對,因為河北唯一的雙一流學府“河北工業大學”并不在河北境內,而是在天津。由此可見,天津師范大學的專業錄取批次由在全國投放招生錄取計劃的省份各盡不同,也就是說天津師范大學在各省份投檔的招生專業的錄取批次早就有招生計劃規定,如果考生所在省份在天津師范大學招生錄取中是執行本科一批分數線錄取,則考生在選擇報考天津師范大學之時,只能在本科一批批次中填報天津師范大學。
1、為什么河北省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會在天津?
河北有個很尷尬的地方,就是雙一流大學,說河北沒有吧也不對,說它有吧還是不對,因為河北唯一的雙一流學府“河北工業大學”并不在河北境內,而是在天津。造成這種“異地辦學”的原因,主要還是當年天津曾做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河北首府,那時候也不能說天津不是河北的地盤,結果就這樣,河工大就留在了天津,跟著天津一起出去了,
河南與河北,都是人口非常多,但都非常匱乏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難兄難弟,放眼如今的河北似乎真的沒有好點的高校,可按理來說不應該如此。發展近現代高等教育的時候,河北堪稱占盡優勢的地方,在明清時期,河北的前身也就是直隸,乃是京畿重地,那時候河北當然更加有獲取優勢資源的先天條件,清朝末期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在天津與保定兩地來回穿梭辦公。
洋務運動時期,天津成為了興辦近代工業與教育的重地,眾多新式學堂在這里建設,比方說像是北洋電報學堂、北洋水師學堂、北洋大學堂等等,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這座大學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最早進行工業化人才培養的高等學府,并且開創了國內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在1929年的時候,正式改名為河北省立工業學院,
說起河工大為何在天津,那就要說起天津跟河北之間的關系了,歷史上河北地區的首府總是變來變去的,清順治十八年,河北前身直隸的巡撫駐地在大名府。雍正八年,直隸總督駐于保定府,因此省城遷往保定,一直到晚清時期,但保定作為直隸首府的日子里,天津并沒有閑著,尤其是在晚清的時候,晚清時直隸總督兼任著北洋大臣,負責對外通商,為了方便辦公,就會長期停在京師的門戶天津。
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的期間,這種不成文的規矩逐漸確定下來,那時候的直隸總督夏天在天津、冬天去保定,換言之,天津成為河北實際上的半個首府,清朝沒了之后,直隸與后來更名了的河北,其省府確立在了天津,而非保定。1928年直隸改名河北,省府天津,四個月后遷往北平,兩年后又遷回天津,但到了1935年天津成了直轄,這時候河北省城遷到了保定,天津擔任其省城的時間相當長,
至于河工大,其前身北洋工藝學堂在清朝沒了的那年,改名直隸高等工業學校,1929年成為河北的省立工學院,在1950年的時候正式改名為河北工學院。就在次年,河北工學院與北洋大學合并,成為天津大學,直到1958年的時候,國家重新恢復建設河北工學院,并且在次年將其遷往邯鄲,讓河北工學院成為真正的河北院校,可那時候邯鄲沒選好地方,遷校計劃有所耽擱。
在1960年的學校搬遷計劃當中,河北工學院只是將學院附屬的中技部等遷去了邯鄲,而本科并沒有進行遷移,隨后,進入了一個風云變幻的特殊時期,作為一個理工類院校,經過再三考慮,國家還是將其留在了天津。原本在邯鄲選好的校址,讓給了河北工程大學,而河北工學院在1962年與天津工學院、天津建筑工程學院還有天津化工學院,合并組建天津工學院,1969年劃歸河北主導,
直到1971年的時候,天津工學院更名河北工學院,并且在1992年于廊坊設立分院,最終河北工學院再次更名,成為了如今的河北工業大學,成為了一所雙一流大學。盡管名字是河北,也的確歸河北管轄,但河工大卻依舊位于天津,造成這種奇葩現象,是因為當年天津與河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加上后來種種機緣巧合的事故,最終才導致河北工業大學沒能順利搬遷,成為了飛地高校。
2、河北文科考生是上河北師大一本,還是天津師大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