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處,以精美的壁畫和雕像聞名于世,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擴大為敦煌研究所,這是我國文物保護史上從未有過的系統的、不間斷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敦煌莫高窟建于先秦時期,\n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變遷莫高窟,古稱千佛洞,位于敦煌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壁畫的歷史非常悠久,大概有幾千年了。
敦煌莫高窟建于先秦時期。北朝時,統治者大力支持修建。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的開發蓬勃發展。直到北宋、元代,才逐漸衰落。雖在清初重建,但在清末再度蕭條。直到近代,莫高窟受到國家保護,才重新出現在公眾面前。\n 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變遷莫高窟,古稱千佛洞,位于敦煌河西走廊西端。有735個洞穴,2415個泥塑彩塑和45000平方米的壁畫。莫高窟是佛教藝術最豐富的地方,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n莫高窟原名沙漠石窟,意為沙漠深處。公元366年,樂尊和尚路過此處,見金光如佛,于是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穴。此后,一些禪師繼續在此建洞修行,當地逐漸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后來得到統治者的支持和大力修建,莫高窟繼續發展壯大。
敦煌壁畫的歷史非常悠久,大概有幾千年了。它們保存了唐宋時期帝王和人物的特征和服飾,進而為后來的考古提供了許多線索。
3、 敦煌文化起源于什么時期敦煌文化起源于十六國的先秦時期,經過十六國、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的建設,形成了巨大的規模。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處,以精美的壁畫和雕像聞名于世,\r\n 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保存了735個洞穴,3000多件彩塑,45000平方米的壁畫和5座4世紀至11世紀唐宋時期的木結構建筑,早在1944年,國民政府就在這里成立了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擴大為敦煌研究所,這是我國文物保護史上從未有過的系統的、不間斷的保護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