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9年,賀蘭部及其他各部酋長共立拓跋紇那的堂侄拓跋翳槐為代王,拓跋紇那只好投奔宇文部,公元337年,拓跋翳槐在后趙將領(lǐng)李穆保護下至大寧,拓跋翳槐的舊部紛紛歸附,拓跋紇那因此再出奔前燕,不就被殺,公元337年,拓跋翳槐在后趙將領(lǐng)李穆保護下至大寧,拓跋翳槐的舊部紛紛歸附,拓跋紇那因此再出奔前燕,不就被殺。
公元325年,拓跋賀傉去世,拓跋紇那繼立為代王。公元327年,拓跋紇那為后趙中山公石虎派軍所攻,兵敗,遷首府于大寧。公元329年,賀蘭部及其他各部酋長共立拓跋紇那的堂侄拓跋翳槐為代王,拓跋紇那只好投奔宇文部。公元335年,拓跋翳槐欲殺其舅父賀蘭部酋長賀蘭藹頭,各部因此叛變,拓跋紇那自宇文部返回,再被擁立為代王,拓跋翳槐逃奔后趙。公元337年,拓跋翳槐在后趙將領(lǐng)李穆保護下至大寧,拓跋翳槐的舊部紛紛歸附,拓跋紇那因此再出奔前燕,不就被殺。后來拓跋珪稱帝,將拓跋紇那追謚為“煬皇帝”
2、歷史上如何評價拓跋什翼犍?建國二年(339年)春天,拓跋什翼犍開始設(shè)置百官,分掌眾職。東自濊貊,西至破洛那,無不歸附,五月,拓跋什翼犍在參合陂朝會各部酋長,商議定都灅源川,修筑城墻,建造宮室,連續(xù)數(shù)日沒有決定。拓跋什翼犍的母親平文皇后王氏聽說后,說:“國家自從前代,以游牧為生,現(xiàn)在處于國事變亂之后,基業(yè)不穩(wěn)固。如果筑城池居住,一旦敵寇前來,難以倉猝轉(zhuǎn)移,”拓跋什翼犍于是取消定都的計劃。代國人把別國民眾前來歸附的都稱為烏桓,拓跋什翼犍把他們分成兩個部落,各自設(shè)置大人監(jiān)察,令其弟拓跋孤監(jiān)察北部,其子拓跋寔君監(jiān)察南部。同時,還向前燕皇帝慕容皝求婚,慕容皝將其妹嫁與拓跋什翼犍為皇后,拓跋什翼犍還以代郡人燕鳳為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建立法制,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于是東自濊貊,西至破落那,南距陰山,北達沙漠,全部歸服,人口達數(sh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