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銷售,一定要處理好“應收賬款”的問題,不能有拖欠和壞賬,影響整個公司的經營管理,如果“現金”和“利潤”在操作上不能掛鉤,就會出現“賬上沒錢”的情況,通過這幾節的學習,我對“水庫調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之前從來沒有關注過“財務報表”,也不知道自己賺的錢去了哪里,這讓我想起了陳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明珠應該是一個有價值、有收益的公司。
我之前從來沒有關注過“財務報表”,也不知道自己賺的錢去了哪里。通過這幾節的學習,我對“水庫調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現金”和“利潤”在操作上不能掛鉤,就會出現“賬上沒錢”的情況。作為銷售,一定要處理好“應收賬款”的問題,不能有拖欠和壞賬,影響整個公司的經營管理。其中提到,企業價值的評估不是基于利潤,而是基于未來創造現金的能力。這讓我想起了陳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明珠應該是一個有價值、有收益的公司。”有效性取決于創造現金的能力。一方面要開發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掌握主動定價權;另一方面,要提高銷售能力,努力擴大銷售,爭取成交利潤高的產品;第三,無論哪個部門,哪個環節,都要控制成本,盡量減少開支。
首先,“一一對應原則”規范了企業和員工的行為,既是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也是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通常,我們可能會忽略很多細節。比如一筆費用產生后,總是拖延很久才能報銷,有時還經常沒有發票。再比如,有時候急件出庫后,可能沒辦完手續就忘了目的地,無法保證錢物和票據的一一對應。所以,以后的錢和物的流向一定是和票據一一對應的。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公眾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及時性關系到公司外部的信用評價,每個員工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整個公司。因此,必須徹底貫徹“一一對應原則”,這不僅是財務人員的事,也關系到每一個員工。凡是有資金和后勤活動的,都要按照“一一對應”的原則及時妥善處理,做到公司里所有的數字真實、可靠、可信。
3、龐 老師10.24用雙重確認的辦法保護公司和員工讀后感稻盛和夫的理念是以“心為本的管理”,強調“每個人都是經營者”,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保證每個員工都能一直是經營者,所以需要關注人心脆弱的一面和必要的管理制度。以前領導總是多方詢問,多方確認,還是有點不高興,他認為這個領導不相信自己。事實上,他可以通過“設身處地”來理解它,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說,“雙重確認”是一種“保護機制”。有了這樣有效的機制,每一個員工都會嚴格自律,講究規范,公司運轉順暢,對外的公信力也會增強,在這一章中,稻盛和夫先生還舉了很多“雙重確認”的具體例子,都是我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洽談業務時,要與客戶“雙確認”,報價中包含哪些服務項目,需要提前與相關部門同事確認,不允許私下承諾增加成本;發生相關費用時,應及時記錄時間、地點、相關人員、同行等信息,報銷時應嚴格遵守“雙確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