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湖北 > 荊州市 > 大唐歷史,唐朝的歷史

大唐歷史,唐朝的歷史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14 13:05:41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唐朝的歷史

繁榮昌勝

唐朝的歷史

2,簡單說一下大唐歷史

唐朝歷史從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開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共289年??梢愿怕苑殖蓴灯冢笾律弦园彩分畞y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國力逐漸復蘇,擊敗強敵東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擊敗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則天于690年建國周,即武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武周直到唐玄宗繼位后才完全結束。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實際上唐朝的都城已從長安徙至洛陽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陽10年。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唐朝時期,洛陽與長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陽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導致全國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后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禪位,唐亡。朱全忠建國梁,史稱后梁,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簡單說一下大唐歷史

3,唐朝有多少年的歷史

唐朝 618年—907年 共 290年

唐朝有多少年的歷史

4,唐朝歷史發展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李淵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陜西西安)為都,后來又設洛陽為東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也稱“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后日漸衰落,至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共延續了289年,傳了20位皇帝(加武則天則為21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文化方面,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響。 軍事方面,在繼北魏破柔然之戰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對大漠部落的軍事上的巨大勝利。 經濟方面,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經濟已經遠超過了同一時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這國號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傳說君主堯號稱“陶唐”氏。周朝時在現今湖北省有一小國唐國。李淵在隋朝時繼承唐國公;在隋恭帝禪讓后便以唐為國號。唐朝滅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事實上他們的皇帝與唐王朝并無血緣關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稱出自漢族的趙郡名望,同時李氏家族也是隴西軍事貴族。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涌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不過也有人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唐朝皇族李氏為鮮卑血統。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孫,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亦是其遠祖。北周時期,奉行關隴集團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后,又恢復為李氏。 唐朝連同隋朝被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是相繼于秦漢之后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聚居處也被稱為“唐人街”。 唐朝歷史 隋煬帝統治后期,暴虐無道。爆發隋末農民大起義。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占領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殺死,隋朝滅亡。 同年五月,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李淵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長安。而后,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后,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戰有功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是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改元貞觀。 貞觀之治 太宗時期將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為勢力范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內政方面承繼了宰相制,發展完善和確立了后世運用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他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干的大臣,不論降將或建成舊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計前嫌,而且事事也聽從魏征的勸練。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為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后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日月當空 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斗,結果太宗也廢掉他們二人,并立仁孝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時期對外接受了新羅之請,終于滅了高句麗和百濟并打敗日本援軍。使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結識了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業寺為尼。時高宗的王皇后與蕭淑妃內斗,王皇后準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后,先后使高宗廢了王皇后及蕭淑妃。在大臣的反對下,高宗立武氏為皇后。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氏來處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廢睿宗秸號稱帝,改國號“唐”為“周”,稱圣神皇帝。武后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自稱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權50余年。由于謚號中的“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一些學者稱其為“武則天”,但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周十五年統治時期,武后為了制衡甚至打擊高宗以來的世家大族的權力,所以對以科舉進身仕途的官員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黨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傳統史學家對武后批評,如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監視群臣。武后又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內侍張昌宗弟兄和薛懷義等。不過傳統男性皇帝的后宮亦很多。武后對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使用年號證圣、大足等;這與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貞觀、永徽、景云、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后成了后來唐朝后宮女性爭權的效法者。 韋氏當權 神龍元年(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朝的政權。李旦被立為相王。中宗卻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后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張柬之和敬琿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誅殺。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后,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在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余勢力,擁立李旦復位。 開元盛世 后來睿宗妹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讓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這段史稱“韋后之亂”的混亂政局。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后,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后,志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后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于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掌握重兵,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奉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圣武。經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制也無法實行。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征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果發生奉天之難。戰爭持續了5年,最后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余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元和中興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紇、南詔等外患,內有宦官掌權,禁軍兵權甚至皇帝的廢立都由宦官決定。節度使對地方有獨立于中央的管理權。唐德宗死后,經過了順宗的過渡階段,然后由永貞內禪而受宦官支持的唐憲宗登基,依靠禁軍的兵力令全國所有的藩鎮至少名義上全部歸服唐朝,史稱元和中興。 會昌中興 憲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黨、李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與李訓和鄭注等發動甘露之變,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而后,宦官團結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沖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繼位,建元會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經過派系斗爭而繼位。由于擁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鑒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給武宗親自處理朝政,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權力。武宗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武宗重視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稱號武字的君主。又稱為會昌滅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協助之下繼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勵精圖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殺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殘唐而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唐末農民戰爭,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之亂后,把唐朝的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之亂后,唐僖宗在節度使的動亂之中去世,由弟唐昭宗繼位。 而朱全忠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云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并全部殺死于白馬驛,投尸于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唐昭宗被朱溫毒死。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于開封。唐朝滅亡。

5,唐朝有多少年的歷史幾個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公元618年成立,907年滅亡。 唐太宗公元626年當皇帝,649年死。

6,唐朝歷史簡介唐朝興衰史唐朝簡史

公元前618年,隋煬帝死,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但此時天下群雄割據,唐朝還完全沒有統一。 隋末農民起義圖 公元前623年,唐朝平定各路豪杰,統一中原。 公元626元,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李淵禪讓帝位于李世民,稱為太上皇。李世民繼位,改元貞觀。公元628年(貞觀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萬戶人口,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唐地圖 唐高宗時期(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高宗即位以后,頗有所作為,非常重視解決農民的問題。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咸海(一說里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唐高宗時期唐朝疆域 唐朝時期最大區域 武則天時期(公元624年-公元705年),武則天,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并發明了曌(zhao)字。廢唐,改國號為周,這一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于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是為唐中宗。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結束,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 唐中宗時期(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在位期間,重用韋氏,立韋氏為皇后,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并讓韋后參預朝政;交結武氏,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其子李重俊與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祎之等人在神龍三年(707年)七月,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而后攻打宮城,意圖殺死韋皇后等人,卻被阻于玄武門外,因士卒倒戈而失敗。他逃奔終南山,中途被部下殺死。睿宗年間,追謚節愍太子。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前后兩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權僅有兩年,稱太上皇四年。嗣圣元年(684年)被立為皇帝,但僅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后,被降為皇嗣,后復封為相王,參與神龍政變。景云元年(710年),在唐隆政變后被再次擁立為皇帝。他寵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與太子李隆基爭權。先天元年(712年),禪位于李隆基,退為太上皇。 唐中宗,唐睿宗時期疆域圖 唐少帝(唐殤帝)李重茂。710年5月中宗猝死,韋后立時年僅16歲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由韋太后臨朝稱制。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個月,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了當政的韋皇后、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等為首的政治女性。 唐玄宗時期: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于李隆基,后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至開元、天寶間,唐玄宗設立十大節度使,北方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薄⒎蠲茉t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 天寶十五年(756年),叛軍占領長安,防守潼關的唐將哥舒翰,雖擁有近二十萬的軍隊,但因是臨時湊集來的,缺乏戰斗力。但玄宗和楊國忠對哥舒翰不放心,接連派宦官逼其出兵。結果,哥舒翰在靈寶被安史軍打敗,全軍覆沒,哥舒翰也做了俘虜。同年六月,叛軍長驅直入,攻陷唐都長安。 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玄宗在長安陷落前,倉惶出逃。到馬嵬坡(陜西興平西),隨行的將士發生嘩變,殺楊國忠,又迫玄宗縊死楊貴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帝位,即肅宗。自此,唐朝無法擺脫各地藩鎮割據的局面。 唐玄宗前期疆域圖 安史之亂 唐肅宗時期:安史之亂爆發后,與玄宗、楊貴妃倉皇逃往成都,行經馬嵬驛,軍士嘩變殺楊國忠,并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馬嵬民眾攔阻玄宗請留,玄宗不從,李亨留下,同年農歷七月十二日即位,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復京城長安、東都洛陽。唐肅宗曾與回紇兵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敝率孤尻栐馐芎艽蟮钠茐?。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節度使60萬軍隊圍攻相州,討伐安慶緒。參加作戰的九節度使中,郭子儀、李光弼戰功最多,威信最高,肅宗不愿把軍權交給他們,所以不設主帥,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統帥大軍、總攬全局。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無法對后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后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這是肅宗個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自此,唐朝進入了宦官專權的頑疾。 唐代宗李豫:在位時期,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實行了安定社會,發展生產,"以養民為先"的財政方針。代宗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急劇變化的歷史年代,當時唐王朝輕歷著三大轉折,一是由統一的中央集權走向分裂割據,二是階級矛盾由緩和逐步走向激化,三是唐帝國對周邊諸族由主動進攻走向被動挨打。 唐德宗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尊郭子儀為尚父,加太尉兼中書令,罷其所領副元帥等職,讓他的部將李懷光、常謙光、渾瑊等分領節度使。在位后期,在全國范圍內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朝廷之上頻頻發生人事變動,尤其是頻繁地更換宰相,顯示了對高級官員的不完全信任。李適在遭受削藩的挫折以后,特別是由于引發了"奉天之難",他對藩鎮由強硬的武力轉為姑息。在遭遇"涇師之變"出逃避難的過程中,李適逐漸改變了對宦官的態度,開始仍用宦官。崇信盧杞,不僅使顏真卿等忠臣身受其害,而且加劇了建中年間的動亂。一直到貞元年間,他又寵任奸臣裴延齡掌管財政,裴延齡為人奸詐,欺君罔上,為了迎合李適的貪欲,不顧百姓貧困,大肆聚斂財物。 唐順宗李誦: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在位僅僅八個月。同年八月,禪位給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次年李誦駕崩。: 唐憲宗李純:即位后,勵精圖治,重用賢良,改革弊政。李純在位時,勤勉政事,力圖中興,從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稱"元和中興"。李純的政績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暫時平定一些藩鎮。經過削藩,藩鎮勢力暫時有所削弱。后期重用宦官;信仙好佛,想求長生不老之藥,服食丹藥,服藥后變得性情暴烈,動甄對身邊的宦官責打,誅殺。最后被宦官陳弘志所殺。 憲宗在對藩鎮作戰時,開始起用宦官監軍。肅,代時只是讓宦官掌管禁軍,但還未讓其出師作戰。憲宗開了個不好的例子。從憲宗身后的歷史看。憲宗時期,是唐朝解決宦官問題的最好時機。后面的皇帝不是有心無力(文宗,宣宗),有力無心(武宗),再就是根本不聞不問的(穆宗,敬宗)。最后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歸于盡。 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喜歡宴會游玩,不以國事為意。親信佞庸,疏遠忠臣,削弱軍力,法制無章。又加征兩稅與榷茶,增加百姓負擔。朝中牛李黨爭日熾,朝外幽州、相州、鎮州兵變繼起,朱克融、王庭湊擾亂定、蔚、貝等州。河朔再失,藩鎮割據加劇,府藏盡竭。長慶元年(821),與吐蕃議和,立《長慶會盟碑》。次年,擊毬致病,不理朝政?;鹿偻跏爻闻c宰相李逢吉相勾結,專制國事,勢傾朝野,政治更加腐敗。后服金丹致死。 藩鎮割據 牛李黨爭 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為宦官謀殺,終年18歲。即位后,奢侈荒淫。沉迷馬球,喜歡半夜在宮中捉狐貍?;鹿偻跏爻伟殉殖?,勾結權臣李逢吉,排斥異己,敗壞綱紀。導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動攻入宮廷的事件。后為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 唐文宗李昂:在位14年,執政期間政治黑暗,官員和宦豎爭斗不斷,是唐朝社會走向沒落的轉型時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文宗在位期間,頗思圖治,遣散宮女三千人,裁汰官員一千二百余人。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牛李黨爭達到高潮。后起用李訓、鄭注等人,意欲鏟除宦官。唐文宗與宰相宋申錫暗中策劃除掉宦官,但是被宦官王守澄及其門客探聽出來,誣告宋申錫謀立漳王李湊。唐文宗中計,宋申錫被貶死。太和九年(835年),文宗終于殺死王守澄。王守澄死后僅一個月,李訓引誘仇士良等宦官往左金吾衛衙中取石榴樹上的"甘露",企圖將其一舉消滅,但事情敗露,導致仇士良等宦官大肆屠殺朝官一千余人,史稱"甘露之變"。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鉗制,對當值學士周墀慨嘆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漢獻帝,不禁凄然淚下。周墀聽了也伏地流涕。 唐文宗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位七年,對內打擊藩鎮和佛教,對外擊敗回鶻,加強了中央集權,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史稱"會昌中興"。 唐宣宗,李忱: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歡讀貞觀政要,整頓吏治,并且限制皇親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變中除鄭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對外關系上,宣宗時期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復河湟,這是安史之亂后,唐對吐蕃的軍事勝利之一。宣宗時期是唐朝繼會昌中興以后又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唐懿宗李漼:游宴無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敗,唐朝政局更加風雨飄搖,亦導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他是唐朝最后一個以長子即位且是最后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 唐僖宗李儇:12歲即位,是整個唐朝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在位15年。期間爆發了黃巢起義,最終平息起義。 唐昭宗李曄:昭宗為了扭轉內有權臣、外有強藩的局面,處心積慮,制訂出一套適應形勢的統治方略。 并且實行了平定四川與河東李克用的戰爭,但是結果卻與當初設想的大相徑庭。用兵四川雖然最終消滅了田令孜,但是卻最終失去了西川,讓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河東之役雖然確實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創建的中央禁軍折損大半。朱溫則坐收漁翁之利。從此朱溫的實力一天天壯大起來,昭宗間接上幫助朱溫成為了中原霸主,為唐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李茂貞與朱溫。被朱文所殺。 唐哀帝李柷:哀帝被時為天下兵馬元帥、梁王的朱全忠及其親信逼迫,把皇位"禪讓"給了朱全忠,于是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就此滅亡。后被朱溫毒死。 唐朝歷代帝王

7,唐朝經過了多少年

289年。
290
50年
唐朝離我們1000多年了。
290年

8,唐朝的歷史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唐高宗李淵,他的次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是李世民妃子
安史之亂
唐朝由盛到衰的的過程
太多了
太原起兵,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武則天稱帝,安史之亂

9,唐朝興衰史

政治。 先是李世民的貞觀之治 到武則天的貞觀遺風 再到唐玄宗的頂峰 開元盛世 然后就一步一步的衰退下去
唐代自高祖李淵建國,經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武則天的”貞觀遺風“,一直到唐玄宗前期的”開元盛世“...都是唐朝興盛的時候而唐玄宗后期發生了”安史之亂“ ,形成”天寶危機“,唐朝開始由盛轉衰...

10,唐朝的歷史演變

這個很簡單:從李淵~唐玄宗李隆基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唐代走向鼎盛的時候,對了,要注意啊,我說的李隆基這個時期指的是前期,卻并非是后期,正題:而唐朝走向衰敗,是從李隆基統治后期,也就是從安史之亂開始時到唐朝滅亡,這個時候,唐朝就已經走下坡路了,至此,唐王朝就像春秋戰國時的周王朝一樣,只不過,不像周王朝一樣,成了一個空殼統治者。
由盛到哀
玄武門之邊
文章TAG:大唐歷史大唐歷史唐朝

最近更新

  • 痣的位置與命運,痣的位置與命運

    痣的位置與命運寬宏大量痣不管男人女人氣量都比較大2,痣的位置與命運可不可信信則有,不信則無??茨阕约嚎?,痣的位置真的與命運有關系有些有的先天性色素痣原則上是手術切除+送檢病理。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干部掛職鍛煉,公務員何時掛職鍛煉由機關決定并受理

    何時何地派人掛職鍛煉以及讓公務員掛什么職位、掛多久鍛煉均由機關決定并受理-法律依據:掛職-2/行政辦法(試行)第五條根據工作需要,我局將第六條辦公室負責掛職-2/崗前教育培訓工作,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學前教育實習日志,我在幼兒園實習實習日記怎么寫

    我在幼兒園實習實習日記怎么寫五個星期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我的感受只能用八個字來概括“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時間好漫長,五個星期呀,什么時候才能熬到頭啊??墒?,轉眼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同流合污,同流合污是什么意思

    同流合污是什么意思【解釋】同:一起。流:流俗。污:不好的。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0}2,同流合污成語的解釋同流合污tóngliúhéwū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鬼圖片大全,女鬼占據了鬼屋你敢去看嗎?

    如果你想嚇唬自己,建議你去看鬼片,比如《午夜鐘聲》、《碟仙》,這種圖容易騙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貞子女鬼的照片嚇得睡不著覺,甚至哭了,說實話,恐怖片里女鬼的畫面還是很恐怖的,之后,鬼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闖黃燈罰款嗎,闖黃燈被罰?法律分析:暫不會在全國范圍內處罰

    即使被認定為黃燈,你也可以放心,因為公安部已經明確表示,由于對黃燈的處罰依據和細則還有待細化,所以暫時不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處罰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條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6

  • 沒有人的英文,英語單詞沒有人

    英語單詞沒有人2,沒有人英文怎么寫1,英語單詞沒有人你要找的是不是沒有人,也就是說這個單詞nobodyenas2,沒有人英文怎么寫noonethereisnoone./nobody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5

  • 晚安世界,世界晚安 什么意思

    世界晚安什么意思世界,我愛你!就這意思吧。2,Goodnightallovertheworld對異性說是否有特殊含義goodnightallovertheworld全世界晚安雙語對 ......

    荊州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宣恩县| 通山县| 柳江县| 安阳市| 平邑县| 永康市| 闵行区| 淮北市| 隆尧县| 肇庆市| 万荣县| 武鸣县| 彭泽县| 伽师县| 永丰县| 乌什县| 襄垣县| 周口市| 长顺县| 高邮市| 保康县| 日土县| 万安县| 汝州市| 南丹县| 息烽县| 化隆| 沙田区| 广西| 客服| 法库县| 卢龙县| 营口市| 伊宁市| 德安县| 敦煌市| 肥城市| 新营市| 铜鼓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