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一本的錄取率、985錄取率、還有清北錄取率都在全國倒數。現有在編教職工2,89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942人,副高以上職稱1,453人,廣州大學情況廣州大學在校全日制學生34241人,其中本科生30024人、碩士博士研究生4217人。
1、廣東高考一本錄取率低,為什么還有很多人選擇在廣東參加異地高考?
廣東高考一本的錄取率、985錄取率、還有清北錄取率都在全國倒數。但異地高考人數卻一直在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廣東省有數量最龐大的異地打工族群體,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異地打工一族,不愿意把孩子放在家里做留守兒童。而且,隔代撫養或單親撫養的兒童往往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外地打工者選擇把孩子帶在身邊。
第二、廣東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對外來打工者子女的入學政策相對友好,一般情況下,社保滿幾年之后就可以申請公辦學校學校,申請不到公辦學校也有大量不同等次的民辦學校可以入讀。讓外地人在廣東讀書成為可能,第三、廣東省也打通了外地人在廣東本地就讀的升學通道,父母在廣東滿三年社保,初中在廣東本地讀滿三年就可以參加中考,高中在本地讀滿三年就可以參加普通高考。
這就使得外地人在參加高考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成本也比較低,但是我們也看到有許多外地人并沒有很好的了解廣東的升學狀況,就選擇把孩子送到廣東來就讀。讀了幾年書后才發現,廣東的中考比高考競爭還嚴酷,深圳東莞普通公辦高中的升學率還不到40%,加上高收費的民辦學校普高入學率也不過50%。并且廣東高考的分數線雖然看起來不是很高(其實各省的分數線說明不了太多的問題,就算用同一份卷,各省的判分標準也非常不同),但是錄取率非常低,
2、廣東取消高考,錄取不分一本線和二本線是怎么回事?
簡單說,就是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高考錄取不再分一批和二批,院校身份也不再區分一本和二本。2018年起,廣東高考將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兩個招生錄取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由原來的一本二本每個批次“7 4”個志愿,變更至15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可填六個專業;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的排序情況和院校志愿順序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
這次改革的意圖是什么?1、此次調整之后弱化院校分層,不再明顯區分院校層次,使得高考更加“人性化”。淡化院校層次同時也使得院校的生源競爭更加平等,是一項有利于高校招生改革的舉措,2、在全國推行“新高考”改革浪潮中,廣東省提前發聲,改變志愿模式為新高考改革做鋪墊,讓將來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有參照模板,逐步引導學生向新的模式靠攏。
這次的改革對高考有什么影響?1、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取消批次不再按學校批次身份報考,強化了學生的選擇權,也更加注重考生的意愿,多選擇空間降低志愿填報了對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中,減少對院校的關注,但多平行志愿也使得院校之間分差越來越小,考生需要注重在考場上分數的把控,才能在分數與志愿的權衡中占得先機。
2、站在學校的角度來看,現在絕大部分學校都用一本率來衡量一個高校的好壞,改革之后廣東將不再有所謂的“重本率”,減少了學校之間的攀比,讓學校更加注重學生教育這塊、還原了教育的本質,3、站在志愿填報的角度來看,“大小年”現象出現的概率接近為0,撿漏的機會將大幅度降低。表面上看來學生在填報志愿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實際上這樣的合并壓縮了部分考生的選擇空間,加大了志愿填報的難度,尤其是在一本線附近的考生,向上選學校還是向下選專業,需要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考生填志愿需要注意什么?1、從錄取層面來說,院校錄取分數會更趨近于扁平化,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之間的分數差距越來越小,考生填報時應當格外考慮專業分數,甚至更多的去考慮院校的轉專業以及第二學位政策。同時大量的高校錄取分數扁平化會導致高分段院校錄取分數整體上揚,高分段考生報考更需要謹慎,2、從分數層面來說,往年一本線左右院校,廣東省本地院校分數很有可能會向上浮動,外地院校向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