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具行業現狀近幾年,模具行業發展越來越艱難,大大不如從前了,對于模具行業難招人,我個人認為不是人才缺乏,而是人才飽和的情況下,行業的現狀使得畢業生不再去選擇模具這個行業。模具行業在國民生產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們的生產生活、民生都離不開模具。
1、現在模具行業怎么樣?
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一名入行幾年的研發工程師,大家對機械、模具行業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雖然我的工作和模具行業有一些差異,但是從和我同事的交流中也得出我的一些觀點,先分享如下,還請多多指正。對于這個問題,我打算從下面兩個方面進行回答:一、模具行業現狀近幾年,模具行業發展越來越艱難,大大不如從前了,對于模具行業難招人,我個人認為不是人才缺乏,而是人才飽和的情況下,行業的現狀使得畢業生不再去選擇模具這個行業,
模具行業工作強度大,環境也差,最關鍵的是工資相對比與其它行業又太低,未來的行業前景也不太樂觀,這也促使了一些原本在這個行業的人同樣也選擇轉行。總之,現在行業現狀就是不景氣,二、發展前景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提出后,對經濟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當然,處在制造業中的模具市場同樣分得相應的紅利。
2、模具行業有發展前途嗎?
從事模具行業有十幾年了,題主應該是有兩個問題,一是模具行業是否有發展前途,二是個人現在從事線切割是否要轉行,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模具行業是否有發展前途。模具行業相對來說屬于小眾行業,從產值規模和從業人數來看,并不算高,但是模具行業對相關行業有顯著的放大作用,舉例來說,1個億產值的模具如果打出來零件的價值也許可以放大10倍,再組裝成產品如手機、家電、汽車后,總產值會更高,
因此,模具行業在國民生產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們的生產生活、民生都離不開模具。在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早期,由于國內模具水平低,像汽車保險杠這樣的大型模具國內沒有設計和制造能力,而國產汽車制造商如果要生產汽車,就只能依靠從國外進口模具,在90年代一套模具要幾百萬人民幣,而且經常要經歷漫長的開發周期才能完成一款新車型的開發,
隨著國內模具行業技術的進步,同時依靠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高檔加工中心、電火花、線切割等)和設計加工軟件(CAD/CAE/CAM),加上大量技術人員的努力探索,國內模具行業在近10幾年的發展速度飛快。但與此同時也因此造成了模具行業的各種亂象,例如各種小加工廠水平參差不齊,材料以次充好,模具精度低,使用維護成本高等各種問題,
一方面,模具客戶在不斷要求模具供應商降價,另一方面,原材料、人工成本確是逐年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增長更快。對模具企業和整個行業都帶來了較大影響,但是,模具行業還是有前途的。第一,新的技術如3D打印,并不能完全替代模具生產,目前的3D打印技術在效率、成本上還無法和模具相比較,只能做為產品開發階段或者產品尺寸較小、批量不大等情況下的一種選擇,
具體不做詳細討論。第二,國內的模具在質量和精度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尤其是相比日本、德國的模具制造水平,因此發展高端精密模具是模具行業的增長點,第三,隨著國產手機、汽車、智能硬件等新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制造2025中所提到的幾個領域,如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等領域都會對模具行業有促進作用。
因此,不用擔心模具行業的前途,只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辦法站在行業的前端,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而不是一邊生產著簡單粗制濫造的模具,一邊抱怨行業沒有發展前途。第二個問題是現在從事線切割的工作是否要轉行,這個問題涉及到個人的職業規劃。判斷是不是要轉行,不建議只根據當前的薪酬或是勞動強度來進行判斷,有句話說,世界上沒有一種工作是不辛苦的,
國外有很多人寧愿放棄高薪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甚至是做義工。主要看自己是否喜歡這項工作,是否能從這項工作中獲得滿足,然后,了解這項工作發展和提升的方向,自己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而不是渾渾噩噩做一天算一天,以模具行業線切割工作的方向來看,我的建議是初期可能是比較辛苦,薪酬也不高,但如果個人有決心提升自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那么一方面可以逐步積累模具加工工藝知識,然后學習CAD、CAM等軟件,然后向制造工程師、模具生產計劃、生產工藝等職位進行學習,最后可以稱為模具制造的技術專家或者是模具廠的高層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