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十八軍,國民革命軍,大革命時期中國國民黨領導的革命軍,是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主力;四一二政變后,國民革命軍(國軍)第二次北伐統一了全中國,成為鞏固辛亥革命成果、維護國家統一的軍隊,中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中國國民黨于1925年創建。
原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十八軍。其實國民革命軍新四軍也很有效。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8軍)只參戰2萬多人,3個師。到了前抗日前線后,就沒有根據地了。在第一次戰斗中,1000名日軍被消滅。這是自1840年以來,中國首次在陸地戰場上消滅一整支日軍,打破了1940年以來日軍所向披靡的神話。在隨后的作戰中,八路軍消滅了50多萬敵軍(其傷亡也在50萬以上),發展到80多萬人,收復了100多個被日軍占領的縣城。
據說新一軍、新六軍、五軍、七十四師、十一師五大主力在抗戰勝利后。因為原來的師大部分都是最早的裝甲兵,抗日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接收了很多美式裝備,甚至全是美式機械。軍人往往有七八年的戰斗經驗,都是戰爭中幸存下來的好隊員。許多共產黨老兵說,五大主力的戰斗力是他們見過的最強的。比美軍抗美援朝好幾個層次,超過占領縣城的日軍。
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為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北伐戰爭是1926年至1927年國共兩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代理人北洋軍閥。國民革命軍,大革命時期中國國民黨領導的革命軍,是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主力;四一二政變后,國民革命軍(國軍)第二次北伐統一了全中國,成為鞏固辛亥革命成果、維護國家統一的軍隊。中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中國國民黨于1925年創建。早期國民革命軍內部將領、軍官由國民黨在廣州設立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訓練,軍隊既忠于國民黨,也忠于民國。參加過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原戰爭、抗日戰爭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后,改編為中華民國國軍。
4、 國民革命軍的建軍節是幾年幾月幾日啊黃埔建軍指黃埔軍校的建立。1924年6月16日,是建軍節,政治傳統,舉行慶祝活動,1925年8月18日,GMT整合手中的部隊正式成立國民革命軍,這是很平常的一天,直到抗戰后偽國民大會憲法頒布,被中華民國國軍取代國民革命軍,所謂名義上的黨軍變成了國軍,也就是軍隊國有化。9月3日是法定的建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