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一周年,深圳和惠州迎來的變化。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粵港澳港口群如何提質增效是直接關系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問題,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聯系;支持深圳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更多國際組織和機構落戶深圳;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1、粵港澳大灣區一周年,深圳和惠州迎來的變化?
粵港澳大灣區一周年,深圳和惠州迎來的變化?今年屬于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地的一周年,惠州作為主要的臨深城市,對標深圳,承接產業、人口、技術的轉移,受益匪淺,如一、加快深惠城軌鐵路的施工建設將深圳工作,惠州生活成為現實,二、世界級產業園坪山高新區與惠陽區和大亞灣區毗鄰,也承接產業外溢帶來的紅利,三、被稱為“深圳第二機場”的惠州平潭機場擴建,迎來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重要一步,擴建后可滿足年客運500萬人次需求,在眾多的利好下來惠州置業也是首當其沖,怎么樣挑選一個高端保值的社區?首先挑選品牌,物業,低密度大社區,園林綠化率高,還有稀缺資源的樓盤,觀察臨深片區許久唯一一個滿足以上條件的樓盤叫碧桂園潤楊溪谷。
2、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如何提質增效?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粵港澳港口群如何提質增效是直接關系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問題,1、粵港澳大灣區有綿長的海岸線,港口密布,以香港、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為主,目前出現同質化競爭嚴重、資源重復配置、發揮優勢不充分等問題。2、整合資源提質增效,發揮香港港、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的優勢,形成多中心合作模式,在共建世界級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分工中精準合作,形成優勢互補的良好競合態勢至關重要,
3、未來大灣區港口群應合力在做大做強國際航運份額和航運線路的基礎上提質增效,發揮香港港在航運服務、航運金融、航運信息的優勢和影響力。提升廣州港作為內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深圳港作為全國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珠海港作為煤炭中轉港和外貿進口鐵礦石接卸港,同時各港口可根據自身條件開展國際郵輪觀光項目,
4、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多營運主體、行政體系復雜的情況,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揚長避短,中央政府要加強規劃引導,推動建立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整體的相關合作機制。5、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級灣區,各大大港口在業務上一定會出現重疊交叉,各大港口要發揮各自優勢,盡量避免同質化競爭,要積極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共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大局,形成多贏的局面,
3、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大城際鐵路惠州段和深圳段會同時修嗎?
深汕高鐵、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大亞灣)城際鐵路要來了。3月20日,深圳市地鐵集團舉行簽約儀式,5條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合同現場簽約,總投資2018億元,由深圳市主導建設,記者留意到,5個項目中有3個項目直接連接或經過惠州,即深汕高鐵、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大亞灣)城際鐵路。未來隨著項目建成,深惠一體化步伐將加速,
深惠城際鐵路入列今年省重點前期預備項目雖然此次深圳方面還沒有透露深惠城際鐵路的具體路線和設站,但日前廣東省發改委已把深惠城際鐵路列入2020年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并披露了“建設內容及規模”。省發改委公布的項目信息顯示,深惠城際鐵路工程連接3座城市,線路由深圳前海引出,經西麗、龍華、平湖、東莞鳳崗、龍崗、東莞謝崗,至惠州瀝林北站接軌莞惠城際,全線設站16座,估算總投資為392.2億元,
3月18日,網友呼吁“爭取深惠城際朝著有利于惠州的方向”設置路線和站點,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回應稱,深惠城際鐵路項目已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送審稿),有關項目線路具體走向需在項目可研階段進一步研究論證。“將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優化線路方案,”近日,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還表示,目前惠州與深圳一道開展深惠城際鐵路項目前期各項研究,加快推動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