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原名華子,號沛縣,秋實人,祖籍浙江紹興,江蘇海州人,生平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華子,秋實人,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47年,朱自清簽署了十三教授宣言,朱自清祖父朱澤宇,號居坡,本名于,因承朱而改姓。
生平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華子,秋實人。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斗士。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海州(今連云港),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朱自清祖父朱澤宇,號居坡,本名于,因承朱而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海州擔任審判官十余年。我的父親,名叫小坡,嫁給了周,是個秀才。光緒二十七年,朱鴻鈞在揚州府邵伯鎮(zhèn)就職。兩年后,全家搬到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他妻子的名字叫陳竹隱。我小時候在私立學校讀書,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1912年,他進了小學。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對這種古城生活的感受是微妙而復雜的。
2、 朱自清簡介朱自清,原名華子,號沛縣,秋實人,祖籍浙江紹興,江蘇海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教授,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他學生時代寫新詩,后來從事散文寫作,1920年秋,《詩歌》雜志創(chuàng)刊。1925年,他在北京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不久擔任系主任,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西南聯大教授。抗戰(zhàn)勝利后,他仍在清華大學任教,積極支持反對國民黨專政的學生運動,1947年,朱自清簽署了十三教授宣言。抗議當局任意逮捕群眾,1948年6月,他在北京參加了反對美國支援日本的游行,并簽署了抗議美國支援日本政策和拒絕接受美國面粉的宣言。1948年8月20日,因貧病交加,病逝于北平,他是《小徑》的作者,這是一部散文集,如《背影》、《歐洲雜記》、《你和我》、《倫敦雜記》,以及文學作品,如區(qū)分詩歌、表達思想、欣賞高雅和通俗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