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不出遠門拜年,給自己的爸媽,周圍鄰居的拜年。初一崽,就是指兒子給父母拜年之意,初二開始給自己的岳父岳母去拜年,路上都是絡繹不絕拜年的人們,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見面都是一句“新年好,在過去,見了長輩,要跪地叩頭拜年,表示尊敬,等年夜飯做好了,大人們開始接已故的親人們回來吃飯,給他們斟酒,燒紙錢。
1、怎么給別人拜年?
在過去,見了長輩,要跪地叩頭拜年,表示尊敬!平輩之間,相互問候祝福。由于人口流動不大,基本都是面對面的,而現在,交通便利,信息發達,社會進步,即便面對面,晚輩也不在施跪拜之禮了,只是祝福身體健康等。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會不常見面,就通過手機等信息平臺,相互祝福問候!新春,是一年的開頭,也是一年的希望,
2、大年初一,全國各地怎么拜年呢?
在故鄉湖南株洲,大年初一是與兒子一家過,俗話說:初一崽,就是指兒子給父母拜年之意。照例是擺上十大碗:梅菜扣肉,剁辣椒魚頭,紅椒溜豬肝,酸辣椒炒雞,蒸臘魚,臘肉蒸干豆角,蔬肉,豬肚燉墨魚,蔬菜,粉絲炒肉,飯畢,父母給晚輩分發紅包。在廣東江門,初一是與家人外出茶樓飲茶的日子,初一是不能動刀的,有不吉利之意,
3、湖北過年有哪些習俗?
謝謝邀。湖北過年的時候習俗可多啦!從臘月二十就開始忙年了,做臘肉,臘魚,熏香腸,買年貨,人們一般提前一個星期就去買年貨。有句俗話說,有錢不買臘月貨,說的就是越是快過年的時候,好多東西都漲價了,所以,人們就提前幾天就去置辦年貨了,到了臘月二十六,就開始炒瓜子,炒花生。過了這天,就不能炒了,因為我們這里又有一句俗話,叫七不炒,八不鬧,
人們在二十七之前就把要炒的東西就炒好了。二十七,打豆腐,我們這里農村的一般都是自家做的柴火豆腐,自家做的柴火豆腐味道更好,多的可以用來做熏豆干,還可以用來做肉糕。二十八,做肉糕,用豬肉做餡,加淀粉,豆腐等一起做成肉糕,是我們那里過年必備的一道佳肴。孩子們在肉糕做好的那時候,不用吃飯,就吃一塊肉糕,那滋味,久久不能釋懷,
到了二十九,一年的重頭戲就來了,燉豬頭,現在有很多人們豬頭都是拿來蒸熟的,這樣的話,豬頭的油脂都流出來了,蒸出來的豬頭更好吃,肥而不膩。順便把豬蹄,豬肚子,豬尾巴一起蒸熟了,家里來客人了,直接可以做的吃,到了年三十兒,孩子們早早的洗完澡,換上新衣服,打開電視,一邊看著《一年又一年》,一邊等著吃年夜飯。
等年夜飯做好了,大人們開始接已故的親人們回來吃飯,給他們斟酒,燒紙錢,等紙錢錢完,人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團圓飯。吃完年夜飯,小孩子們看電視的看電視,做游戲的做游戲,大人們一邊吃著瓜子,一邊說說笑笑等著新年的鐘聲敲響,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前,人們要把家里的地掃干凈,吃的水都貯備好,換下來的衣服都洗完。
因為我們這里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并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初一不出遠門拜年,給自己的爸媽,周圍鄰居的拜年,初二開始給自己的岳父岳母去拜年,路上都是絡繹不絕拜年的人們,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見面都是一句“新年好!給您拜年啦!”一直到初七,初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