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洛陽古遺址之前,我們不得不先從古代對洛陽城的各種稱呼上說起。今天位于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1956年考古發現的“夏都斟鄩城遺址”就是證明洛陽建都最早的遺址,夏朝——洛陽夏都二里頭斟鄩城遺址,洛陽號稱是十三朝古都,如果充分了解了洛陽的一些代表性古跡遺址,就會對洛陽的悠久歷史有個清晰認識,更會對洛陽的歷史厚重感肅然起敬。
1、在洛陽生活在哪個區最舒適?
洛陽曾多次上榜“最宜居城市”榜單,這與洛陽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氣候條件是分不開的。洛陽四季分明,春有花,秋有果,夏有蔭,冬有雪,冷暖交替,氣候宜人,非常符合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規律,作為洛陽的所屬城區,洛陽的這些優點,當然也概莫例外。至于生活在哪個區最為舒適,應該是各有千秋,各有特點,主要是取決于個人的喜好和選擇。
澗西區工廠林立,是個老工業基地,50年代初,該區從上海以及東北等地匯聚過來大批產業工人和技術人員,同時也帶來了各地先進的文化和不同的習俗,人員素質整體較高,文化多元,包容性強,科教事業發達。居住在該區對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長比較有益,西工區是全市的商貿中心。上一世紀的商貿服務業如百貨樓、郵電局、電影院、火車站等大部分就集中在該區,
如今的西工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商貿服務業更加發達,像新都匯、王府井,建業購物中心等等這些大型的商場和著名的商貿企業比比皆是,非常方便購物,居住在這里,生活將十分便利。老城區是歷史文化老區,這里的一磚一瓦都凝聚著洛陽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有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又恢復興建了麗景門、安喜門、明堂、洛邑古城等景觀,旅游業更加火爆,
同時,老城區還是洛陽美食小吃的集聚地,洛陽老八件、牡丹酥、不翻湯、洛陽水席等美味佳肴遍布大街小巷,是喜歡逛街看景和品嘗美食之人理想的居住地。瀍河區是回民聚居區,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濃厚,具有清真特色的飲食非常受人歡迎,轄區內牛肉湯、羊肉湯、豆腐湯等湯館遍地都是,清真水席也格外好吃。居住該區可以使你大飽口福,
新區是新崛起的一個現代化新城區,轄區內道路寬闊,高樓林立,干凈整潔,新潮靚麗,是洛陽市的行政、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尤其是教育資源非常發達,洛陽市的高校幾乎集中于此,是創業者和注重教育環境的人士理想的居住地,最后說說伊濱區。伊濱區是一個快速發展并正在成長中的新區,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十分美好,干事創業的人在這里一定會找到英雄用武之地,并非常有望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圖片來之網絡,內容均為原創,
2、洛陽有什么古遺址?
說起洛陽的古遺址,人們耳熟能詳脫口而出的莫過于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劉秀陵、二程故里、函谷關等赫赫有名的景區,至于其它諸多古跡遺址卻鮮有寡聞,這是對古都洛陽歷史的一知半解。洛陽號稱是十三朝古都,如果充分了解了洛陽的一些代表性古跡遺址,就會對洛陽的悠久歷史有個清晰認識,更會對洛陽的歷史厚重感肅然起敬,
那么,我們摸著洛陽城的歷史脈絡,總結出幾個最具歷史代表性的古遺址,來彰顯洛陽十三朝古都形象。在說洛陽古遺址之前,我們不得不先從古代對洛陽城的各種稱呼上說起,根據洛陽歷經各歷史朝代的變遷,對它的稱呼也如唐詩人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中形容洛陽城的詩句,“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是的,洛陽城歷經各朝代,對洛陽城的稱呼可謂是年年歲歲城相似,歲歲年年名不同。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洛陽城,歷經一千五百余年的建都史,都可以從洛陽城的稱呼上窺見一斑,夏朝時期,稱洛陽為斟鄩(zhenxun)。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的夏朝,洛陽被稱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國都,今天位于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1956年考古發現的“夏都斟鄩城遺址”就是證明洛陽建都最早的遺址。
這座由是由堂、廡、庭、門等組成的規模宏大的斟鄩遺址中心殿堂,是中國最早的帝王宮殿,他決定了后來歷代帝王的宮殿朝堂格局,商朝時期,稱洛陽為西亳。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洛陽又被稱為西亳(xibo),是商朝的都城,現位于洛陽偃師尸鄉溝村的“商都西亳遺址”,再現了商滅夏后建立的這座影響后代的城市建筑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