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元一畝地聽起來并不高,但你如果種一畝地能產出一千元是相當難的事情,除非會種經濟作物。這個還真難由于各地方的種植效益、種植作物和種植規模不同,一畝地流轉費用各不相同,如果說是劃算的話,起碼種一畝地能賺150元以上,才能轉包,如果只是流轉一畝地只賺個50、100的,還不如干點別的了。
農村土地流轉一畝多少錢劃算?未來土地流轉行業前景如何?這個還真難說,由于各地方的種植效益、種植作物和種植規模不同,一畝地流轉費用各不相同,如果說是劃算的話,起碼種一畝地能賺150元以上,才能轉包,如果只是流轉一畝地只賺個50、100的,還不如干點別的了。這樣算下來,就要結合當時的主要栽培作物,常年種植某種作物的產值加上生產者補貼,減掉生產投入,再減去200元的種植利潤,就應該是你可以接受的流轉價格,
下面就當地流轉土地價格來簡要談一下:在當地主栽作物是玉米和大豆,如果種植大豆,一畝地平生產大豆300斤左右,按照每斤1.65元計算,495元,2018年黑龍江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320元,合計畝收總收益815元;再看看投入,一般一畝地種子、化肥、農藥、整地、播種、收獲、人工等全部費用加一起大概在230元左右,再加上150元的利潤,合計380元。
這樣流轉費用是815-380=435元,一坰地(15畝)就是6525元,而在我們當地2018年實際流轉的價格在每坰地6500-7000元之間,基本吻合,由于南北方耕地面積、種植水平、經營規模等方面的差異,南方地區的流轉價格要低于東北地區,據了解,一般流轉一畝地的價格在200-400元之間,像貴州、安徽、四川、山西、陜西等地山區,地塊零星,不好經營,糧食是量低,價格會更低,個別地方有撂荒的現象。
下面談一下未來土地流轉的看法是,土地流轉價格受國家政策、市場糧價、種植效益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較大,一是如果國家政策性補貼力度繼續加大,尤其是對生產者的補貼加大,種田積極性會增加,流轉價格會有所上漲,二是如果市場糧食價格繼續低迷,比如玉米價格維持在1元一斤以下,大豆價格在每斤1.70元以下,小麥價格維持在1.12-1.16元區間,土地流轉價格還會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2、農村土地,賣的話一畝地四萬一,租每年一千元,哪種方式最好?為什么?
謝謝邀請!農村的土地是農村人生活保障的關健,土地心糸百姓,沒有土地農村人寸步難行,因此農村人似土地為命寶,由于我國發展需要,政府對土地實施了有償使用,目的是讓農民有生活的保障,各地方通過對土地的確權,同時提倡對土地進行流轉,將土地發揮極致的効果。題主所提問題有二層意思,一是四萬一千元一次性和終止關系,二是一千元一畝地的租金,
我認為二個方案都給農民提供了活命的保障,四萬一千元也是目前的地價,不高也不低,土地管理層按市場經濟和農民種地効益論證得出的結果,一般地區的農民會接受這個你格。我也是農民,但我會選擇后者,得租金一千元一畝地,目的就是讓農民對土地有一個念想,畢竟我們離不開土地,一千元一畝地聽起來并不高,但你如果種一畝地能產出一千元是相當難的事情,除非會種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