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血肌酐<178μmol/L;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血肌酐>178μmol/L;腎功能衰竭期,血肌酐>445μmol/L;尿毒癥期血肌酐>707μmol/L。尿白蛋白比肌酐偏高怎么處理?提起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很多人或許對此都比較陌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一項人體健康常規檢查必查項目,一般來人們感覺到身體腎臟部位不舒服時,通常會去檢查一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和肌酐比值,尿白蛋白比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尿肌酐高的可能是。
1、肌酐300是不是尿毒癥?
肌酐300是不是尿毒癥慢性腎衰竭時血肌酐濃度300μmol/L時,為腎功能不全,未達到尿毒癥的診斷標準。急性腎衰竭時血肌酐進行性升高為器質性損害的指標,可伴有少尿或無尿,慢性腎衰竭時血肌酐濃度用于評估病變程度及分期: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血肌酐<178μmol/L;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血肌酐>178μmol/L;腎功能衰竭期,血肌酐>445μmol/L;尿毒癥期血肌酐>707μmol/L。
腎功能檢查臨床上推薦采用腎小球濾過率(GFR)估計公式來根據血清肌酐計算GFR,而不僅僅單獨依賴于血清肌酐濃度評估GFR;并推薦在特殊條件下檢測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作為確診實驗,所以建議,慎重看待此類問題,以免出現判斷誤差。慢性腎臟病進行性進展引起腎單位和腎功能不可逆地喪失,導致以代謝產物和毒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以及內分泌失調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稱為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常進展為終末期腎臟病,晚期稱之為尿毒癥。尿毒癥前期可存在多種腎臟損害標志,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蛋白尿、尿沉渣異常、腎小管相關病變、組織學檢查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等,建議出現指標異常時,要及時控制好病情發展,本內容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玫審核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2、尿白蛋白比肌酐偏高怎么處理?
尿白蛋白比肌酐偏高怎么處理?提起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很多人或許對此都比較陌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一項人體健康常規檢查必查項目,一般來說,人們感覺到身體腎臟部位不舒服時,通常會去檢查一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和肌酐比值,尿白蛋白比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尿肌酐高的可能是:糖尿病、感染、感冒、甲狀腺功能減低、休息不好,
熬夜、進食蛋白過多、運動、攝入藥物(如維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建議:進一步檢查,查血液,在生活中要預防感冒,控制飲食、不要勞累、控制血壓、血糖等因素。增高見于肢端肥大癥、巨人癥、糖尿病、感染、甲狀腺功能減低、進食肉類、運動、攝入藥物(如維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減低: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貧血、肌營養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類藥等。
尿蛋白與尿肌酐的比值,這一項檢查是通過檢查隨機尿,來評估尿蛋白定量的多少,大于30屬于少量蛋白尿,大于300屬于大量蛋白尿。治療可以應用百令膠囊,厄貝沙坦等藥物保護腎臟,減少尿蛋白,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明確引起尿蛋白增多的病因,常見病因有慢性腎炎,高血壓腎損害,腎病綜合癥等,明確病因以后,進一步地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