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就是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真的沒有確切的數目,“割麥人”收割一茬小麥能掙多少錢,這要看業務量,沒有業務量,收益也不高,一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也需要幾十萬元,可能需要兩年才能掙回本錢,收割機維護費用,汽柴油費用也很高,沒有統一收益標準,一般一個收割季,一天收割200畝能掙10萬元左右。
1、麥收已過,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
麥收已過,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真的沒有確切的數目。即是叫農業專家教授也難給一個百分百的準確數字,因為,一畝地的收入大小,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投資成本及農資不穩定的價格、投資多少成本,小畝不穩定的產量及不穩定的價格等。如果,要確切的數字,需把這些因素固定,一年級的學生都可以算出一畝小麥掙多少錢,
都按通常的情況粗算,不去一筆一筆的細算,一畝小麥按畝產1000斤,價格每斤1.2元左右,種一畝地能掙約一半的錢,即500~600元左右。這是我種地多少年以來的規律,如果,糧食價格突然暴漲,就說不好了。比如,玉米吧,去年秋收時每斤干籽粒1~1.05元,年后突漲到每斤1.5~1.6元,你若問種一畝玉米能掙多少錢?我是按年前說呢?還是按漲價后說呢!這個差價太大了,50%還多啊!這個簡直無法確切回答。
如題,咱還說小麥吧,說麥子收完了,我們這邊(邢臺市一帶),因為近段老天光給打諢,不時的給來場小雨,至今有部分小麥未收割呢(主要是流轉承包戶的),農民個人的都收割完了,有的玉米都有麥茬高了。收割早的,當時剛上市收購價是每斤1.9~2元,且持續一分半分的上浮,截止今天,我村收購點收購價格是每斤1.27元,
更有頭條網友說他們那邊早突破每斤1.3元了。更有的說達每斤1.4元了,我的意思就是說,一畝小麥能掙多少錢?一般情況下,可掙畝產價值的一半。不過,價格不穩,一直看漲,所以,掙多少錢就需疊加了,就是說沒有確切準確數字。總之,在同等管理條件下,產量及價格高低決定一畝地的收益大小,咱畝產一千斤,人家河南有創小麥全國高產紀錄的898.26公斤,有河北一個專家說,明年增加5斤播種量,有超過畝產1000公斤以上的潛力。
2、農民種一畝小麥,連作一季玉米,能掙多少錢?
種一畝地,兩季下來,究竟能掙多少錢,先從成本計算,我們這里承包費400元,播種100元,化肥種子220元,澆水兩次80元,除草40元,收割120元,共960元,按一畝地產量一千斤,1元3角1斤,收入一千三佰元,獲利340元,秋季玉米播種60元種子50元,化肥150元,澆水40元,收割120元,共420元,產量1200斤,價1元3角,共1560元,獲利1140元,
3、割麥人,收割一茬麥子下來,能賺多少錢呢?
我們這邊收割機收割費每畝38元,一臺收割機一天200畝計算,毛收入7800元/天,一對夫妻食宿費用每天150元,柴油機油,機械維修保障費用,農機監理費用,跨地區作業費用等總成本平均每天3000元左右,純收入可能在4000元左右,但這只是理論上的純收入,因為機收市場目前競爭激烈,不是每天都能接受到業務,也不是天天都是一整天工作,下雨天農機手也會歇業的。
一個地方最多只能工作3天——7天,每年都是從南到北收割,前后大概一個月,一季小麥收割季純收入也只有10——12萬元左右,割麥人,在陜西叫“麥客”,如今的“麥客”就是農機手,他們每年麥收季節,水稻收割季節都跨地區作業,自己尋找收割市場,有的是小麥產區農機局(站)借調、邀請來收割的,有的是私人,也就是“穴頭”邀請來收割的,每收割1畝地,給“穴頭”5元——10元提成,出門在外,舉目無親,只能依賴“穴頭”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穴頭”大多都是“地頭蛇”,與他們打交道,還需要格外小心謹慎,不能惹惱了“穴頭”,否則有可能一分錢費用都收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