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是河南著名的將軍縣,從這里走出了35位將軍,鼎鼎大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原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的老家就在新縣。從歷史的發展來著,新縣是座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城,從新縣的歷史,建制,地理位置,經濟環境,資源以極人文發展史上來著,新縣都有著它的十分顯著的位置和條件。
1、河南新縣的方言好懂嗎?
新縣方言屬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全縣各地方言差別較大,縣南部、西部的田鋪、泗店、箭河、陳店、郭家河等鄉受湖北省紅安縣、麻城方言的影響;縣東部沙窩地區受商城方言的影響;縣北部和西北部接近光山縣、羅山縣方言。就稱呼類舉例來說:老太太?曾祖父里老太?曾祖母,
2、河南新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跨過潢河,離開光山縣,繼續沿著大廣高速向南40多公里,就告別了黃淮平原,進入了大別山區的新縣。新縣是信陽市下面的一個縣,位于信陽南部,大別山深處,處于鄂豫兩省的交接地帶,全縣主要為山地,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37.37萬,2018年GDP164億元,人均4.38萬,比前面提到的光山縣要寬裕些,
其實新縣這個名字并不算久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新縣成為鄂豫皖蘇區首府,紅軍主力之一的紅四方面軍就誕生在這里,1933年,為加強對鄂豫皖邊區的統治,從河南光山、湖北黃安、麻城各分出一部分,以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1926年中山艦事件中奉蔣介石命令逮捕共產黨員,48年任徐州“剿共”總司令,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擊潰。
50年跑到印尼當小學教員,54年回臺灣,71年病逝,)的字“經扶”為縣名,以新集鎮為治所,設置了經扶縣。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后,攻克新集,根據二野首長劉伯承、鄧小平提議,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改“經扶縣”為“新縣”,意為人民獲得新生。新縣是河南著名的將軍縣,從這里走出了35位將軍,鼎鼎大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原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的老家就在新縣,
許世友將軍故居,就位于新縣縣城東南,田鋪鄉河鋪村,許家洼東頭的半山坡上(位置比較偏僻的)。房子坐北朝南,共有磚木結構的房屋10間,大門口掛著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的“許世友將軍故居”牌匾,許世友將軍,1905年出生于在許家洼,家里共有兄妹7人,家境并不富裕。許將軍少年時放過牛,雖然也讀過幾年私塾,但后來因為鬧饑荒,在逃荒的路上父母無奈把他送到了少林寺做雜役,得法名“永祥”,從而得以拜少林寺云游武僧為師,練就一身武藝,
再后來,在回鄉探親時,失手打死了當地地主惡少,被迫四處流浪。為了生計,去了直系軍閥吳佩孚部隊里當了兵,1926年,在武漢任國民革命軍連長時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加入中國共青團。1927年8月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了黃麻起義,開始了漫長的革命征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從1927年11月黃麻起義算起,后來發展到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擁有26個縣,人口約350萬的重要革命根據地。
新縣作為鄂豫皖首府,在這塊土地上,先后誕生和養育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紅軍在這里繳獲,并使用了,第一架紅軍飛機“列寧號”做偵查,撒傳單;唱響了《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經典的紅色革命歌曲,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里重點提一下,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南白馬山東麓,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頃,
3、新縣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嗎?為什么?
將軍縣是以縣級單位,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首次授予軍銜時,被授予的將軍數量多的縣民間譽為“將軍縣”。被譽為將軍縣的有湖北紅安、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市金寨縣、六安縣(今金安區、裕安區)、湖南瀏陽等10縣,新縣是河南省被授予將軍最多的縣,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