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高祖李淵開始到清朝光緒止,共產生了狀元592名,加上那些短命政權的狀元,以及武狀元合計為777人。科舉考試中名列殿試第一者為“狀元”,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隋朝開科取士但沒有設狀元)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1、佛山出了哪些狀元?
我是歷史漫談君,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佛山歷史上的狀元都有誰?這兩天全國各地的2019年高考狀元,都紛紛得到了大家的關注,一度羨慕死各地的父母。紛紛喊那是別人家的孩子,廣西省理科狀元,以730拔得頭籌的楊晨煜,一家人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看來還得遺傳基因好啊,現在全國各地高考都是各省組織考試,試卷分全國一卷,二卷,三卷和自主命題幾種形式。
題目的難度有所不同,但是在古代科舉考試,如果要與現代高考對比的話,咱們現在的高考只是相當于原來省里組織的考試,如果比做鄉試,考出來的就是舉人。從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是一種逐級選拔的過程,只有通過了鄉試,才能參加會試,只有通過了會試,才能參加殿試。而殿試是最高級別的,全國級的考試,是由皇上親自主持的,真正的全國一張卷,這樣考出來的第1名才是狀元,
也就是說古代的狀元是真正的全國級的狀元,而我們現在考出來的只是各省的狀元。古代的狀元更牛,因為古代科舉考試可以多次參加,為了取得功名,父子同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時候兒子還比父親先取的功名,范進中舉就是一個多年考試的例子。當然也有被譽為神童,在小小年紀就取得了狀元的稱號,唐朝17歲的狀元郎莫宣卿,為廣東歷史上首位狀元,也是始隋唐科舉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
2、古代實行科舉制度后一共出了多少位狀元?后世出名的狀元又有哪些?
自唐高祖李淵開始到清朝光緒止,共產生了狀元592名,加上那些短命政權的狀元,以及武狀元合計為777人。狀元中最出名的當屬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他名留后世,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其次就要數翁同龢了,先后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在晚清光緒與慈溪的宮斗中,為帝黨派首領,積極支持光緒維新變法,
再下來就要數郭子儀了,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也是唯一一個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而且軍事成就最高的人。還有一個就是田園派詩人王維了,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杜而下,當為第一”,還有書法家柳公權,精于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并稱“顏柳”。歷代狀元中,還有一個由狀元成為皇帝的,西夏宗室齊王李遵頊,因高中狀元被封為齊王,后發動宮廷政變,自立為帝,
3、在歷史上,廣東地區出了多少位皇帝?
縱觀中國歷史,大大小小有上百個皇帝,不過,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有史以來,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所以,廣東地區出了多少位皇帝,乍一想,還真就說不出來誰,不過雖然廣東深處南方,但還是出過幾位皇帝的,這里簡要介紹一下。廣東,簡稱“粵”,這是因為《呂氏春秋》中它被稱為“百越”,《史記》中稱其為“南越”,越之一字逐漸被粵代替,到了《漢書》就開始被稱為“南粵”了,
廣東省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這片土地上早在史前時期就誕生了人類文明。如今廣東省更是憑借地理條件以及優秀的歷史成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歷史上還是有一些比較有名的人物的,像袁崇煥、鄧世昌、梁啟超、張九齡等等。至于皇帝嘛,主要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南越王趙佗:趙佗南越國的第一任皇帝也是南越國的創立者,這里的南越國就是廣東了。
趙佗本姓姓贏,秦朝時的宗室族人,也是秦朝著名將領,生于今天的河北省正定縣,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不過人家還是在廣東做了皇帝,秦始皇三十年的時候,趙佗作為嬴政的得力副將跟隨前去嶺南平亂。這里的嶺南即今天的廣東、廣西一帶,在秦朝那個時候,嶺南地區還沒有如今這般繁華,一直未被開發治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嶺南人都被叫做“蠻人”,俗話有“南蠻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