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三百年又可以分為二百五十年,前一百五十年是兩晉十六國時期,后一百五十年是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民族融合時期承襲東晉十六國,繼隋朝之后,東晉于公元420年由劉裕建立,隋朝于公元589年滅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又稱魏晉南北朝,是指220年至589年這段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又稱魏晉南北朝,是指220年至589年這段時期。80年,西晉滅吳,開始大一統(tǒng)。59年隋朝滅南朝陳國,重新統(tǒng)一全國,歷時三百余年,即魏晉南北朝時期。而這三百年又可以分為二百五十年,前一百五十年是兩晉十六國時期,后一百五十年是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的特點:從經(jīng)濟上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場持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經(jīng)濟蕭條。伴隨經(jīng)濟下滑的是這個時期。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貨幣混亂。混亂的貨幣政策使博古重新登上歷史舞臺,而通用等價物見證了這個艱難而混亂的時代。時間在流失,自然在變化,人也在不斷前進。
2、三國 兩晉南北朝持續(xù)了多長時間三國兩晉 220 -589年南北朝,歷時369年。三國(220-280)是東漢至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吳棟三個政權(quán),赤壁之戰(zhàn),曹操被孫、劉連俊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chǔ)。金朝(266-420),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分為西晉和東晉(-1/),其中西晉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tǒng)的朝代之一,東晉屬于六朝之一(-0/),共15位皇帝,共155年,南北朝(420-589)是南北朝的統(tǒng)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民族融合時期承襲東晉十六國,繼隋朝之后,東晉于公元420年由劉裕建立,隋朝于公元589年滅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