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信陽雖然經濟總量不靠前,但是作為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頭銜的信陽,還是值得您去游玩、考察、居住的。河南信陽,以面積及人口論,可以算大城市了,可是,若以城市建設規模及經濟發展,在中國二三線城市也不達,要算在四線之下。
1、信陽在全國城市中算大城市嗎?
河南信陽,以面積及人口論,可以算大城市了,可是,若以城市建設規模及經濟發展,在中國二三線城市也不達,要算在四線之下。在河南省內也排會省會鄭州,古都洛陽,文化歷史名城安陽、南陽等城市之后,河南地處中原大地,黃河之南,簡稱豫,因這里古時九州中稱豫州,也素有中州,中原之稱。中原是我泱泱華夏民族發源地之一,追溯我國民族遷移歷史,多與豫陜晉有關,
古都開封與我梧州鄰縣廣東的村開,正好字同而左右顛倒,很特別。而河南地名中,縣上的,帶陽的特多:信陽、南陽、安陽、濮陽、洛陽、沁陽、滎陽、宜陽、汝陽、舞陽、泌陽、正陽、淮陽、,而其中信陽轄下的固始,就很有歷史淵源,很多姓氏追蹤,都與固始有關。河南古都多,歷史文化名城多,我在二十多年前,也有幸踏足河南,現信陽轄下八九縣:信陽縣(現可能改區了)、羅山、息縣、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新縣淮濱,我都有幸乘車經過,在信陽固始住過,買過信的雞公山的茶葉毛尖。
河南人口上億,是我國人口大省,不居第一,也不落第三,河南才16萬多平方公里面積,卻有上億人口。信陽居河南之南,多為山地丘陵,信陽之北,自駐馬店之北一大片便屬華北平原,我第一次去河南經信陽,是從湖南永州冷水灘在半夜上的火車,我乘車習慣不睡,多也不睡,一路看風景,那怕夜晚也是,火車過岳陽,我見了洞庭湖,想到了《岳陽樓記》,過武漢長江大橋我就很興奮,頭腦里涌現黃鶴樓,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毛澤東橫渡長江與武昌魚。
過信陽后,見一野平川,郁郁蔥蔥,知道進入了華北平原,中原腹地,那心思總在聯想過去學歷史地理,所關系到的地名人名,小說里說的也浮現出來,我第二次乘火車,從桂林上車,就到信陽下車,在信陽下轄的各縣跑,為朋友推銷獸藥。所以信陽下轄各縣到安徽六安及阜陽下轄的各縣,我都走過,信陽面積近兩萬平方公里占河南九分一多,人口不足千萬,約占豫的十二分一,信陽山多丘陵多,經濟不算很發達,市區人口也不算多,怎么也算不大城市。
2、信陽在河南的地位是怎樣的?
首先是信陽是河南18個地市當中之一,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地處淮河上游,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處,自古就是戰略要地,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要說信陽之于河南,就要綜合評價了,當然首先也繞不開經濟發展的指標,2017年的GDP總量顯示,鄭州GDP為9310億,排名第一,占全省GDP的20%,而再看信陽,GDP總量為2226億,與鄭州差之甚遠,全省排名第九。
所以在經濟發展上,信陽的發展實力僅為全省水平的中間位置,總體水平一般,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地處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陽,距離鄭州約350KM,而距離武漢僅200余公里,想要享受省會鄭州的發展紅利已是遠水接不了近渴,而想夸省份享受武漢的發展輻射也是望梅止渴,所以信陽的發展確實有自己的瓶頸障礙,而看看稍近的駐馬店和平頂山還排在信陽之后,可以想象信陽取得現在的成就已經實屬不易,
除此之外,信陽在環境、旅游、氣候等方面,可是省內其他地市望塵莫及的。信陽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信陽水資源豐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位居全河南第一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
信陽旅游景點眾多:雞公山、南灣湖、湯泉池、靈山寺、金剛臺、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在特產方面:信陽毛尖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還有信陽板栗、羅山麒麟西瓜,中華狝猴桃、枇杷、銀杏等,所以,信陽雖然經濟總量不靠前,但是作為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頭銜的信陽,還是值得您去游玩、考察、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