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內外都被淤泥所覆蓋,考古表明,至少在漢代這里就曾被大水淹沒過。其他的都不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1、河南那些為了泄洪被淹沒的村莊,政府如何補償?
一)農作物實行畝均定值補償。按照蓄滯洪前三年(不含分洪年份,下同)同季主要農作物平均值的50%—70%,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二)專業養殖實行分類定值補償。按照蓄滯洪前三年相同生長期平均值的40%—50%,省級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三)經濟林實行畝均定值補償。按照蓄滯洪前三年形同生長期平均值的40%—50%,省級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四)居民住房補償。補償主體部分水毀損失,其他搭建的附屬建筑物不予補償,按照住房損失價格的70%,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確定,(五)家庭農業生產機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按照水毀損失的50%補償。主要包括:1、家庭農業生產機械:電(動)機、柴油機等農用生產機械;2、役畜:牛、馬、騾、驢等從事農役的牲畜(不含幼畜);3、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空調、電視機、洗衣機等主要家用電器,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歷史上有被淹沒的城市嗎,都有哪些?
奇異的地下大城套小城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不但飽經戰亂之苦,同時它也是洪水時常光臨的地方,徐州有城下城之稱,近代就挖出了多個朝代的建筑遺跡。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有徐州的東南方向,離徐州城五十余公里,還有座下邳古城,史料記載,在大清康熙年間,整座下邳古城沉沒于水中。一,歷史名人與下邳城的淵源下邳境內泗水交流,下邳古城曾是座重要的關卡,扼守著徐州的東南方向,
古代,從徐州到東南方向的淮安必經過這里。作為重要的地里要沖,它自夏建城,到了漢代,經過數代人的辛苦積累,下邳城已成為規模很大的城市。秦時,韓國貴族張良伏擊秦始皇不成,為躲避秦兵的追殺,張良逃到下邳來避難。在這里他遇到隱世的黃石老人,從黃石公那里學到了兵書,杞橋納履的故事,講的就是黃石公如何考驗張良的。
三國時呂布在徐州被曹劉聯兵打敗后,呂布逃到了下邳古城內,想憑借厚重的城墻抵御曹兵,曹軍抵達城下,試了多次也沒有攻進城去。曹操只好暫停攻城,在下邳城北面招集將領商議對策,這次會議后,曹兵想出了攻城的辦法,即用霹靂車攻城。霹靂車是利用杠桿原理,能向高處拋擲巨石,據《邳志補》記載:“三國時,曹操在此做霹靂車,以攻呂布,故名炮車。
”曹兵造車的地方,就成了現在炮車鎮政府的駐地,曹操拿住了呂布后,把呂布吊死在古城的南大門。門樓是用漢白玉的材質做成,所以人們俗稱南門為白門樓,后來到了晉朝,石崇到徐州來掌管地方上的兵馬。因和地方長官不和,石崇把他的衙門就設在了下邳古城,石崇還把下邳城整修了一番。二,不斷出土的下邳文物在下邳古城北三里,有座小山,
現被人們稱作岠山。山上曾出土大量漢代的文物,有青銅器(銅杯,銅護心鏡等),有玉器(各種玉飾,玉帶鉤等),還有大量的古代陶瓷器物,2017年,南京博物院和徐邳兩地聯手,在岠山的東邊,發掘出一座巨大的晉代家族墓,里面有許多貴重的文物,包括傳說中的鸚鵡杯面世等,這些文物的出土,證實了下邳城在古代的重要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