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會寫趙體行書,其次,你要懂得一些春聯常識。老師的理念認為適合每個人的字帖、字體是不同的,所以在隸書就有人寫曹全碑有人寫禮器碑,楷書有人趙體有人歐陽詢有人虞世南,真的覺得和人的性格有關,到達一定境界后再看趙的書法怎么都缺少一種秀逸的成分。
1、怎樣寫趙體行書春聯?
首先你要會寫趙體行書,其次,你要懂得一些春聯常識。這樣你就可以寫趙體行書春聯啦,趙孟頫及其行書元朝書法家,精通音律文章書畫,在元代書畫地位極高。尤以楷書行書成就最高,他的楷書被后人列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亦有人把他和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稱為“行書四大家”,其用筆,無論是起筆、行筆、收筆都精準細致,點畫華滋遒勁且呼應緊密。
結體寬綽秀美且骨架勁挺,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布白方正謹嚴。行書大氣,筆法圓熟,形意結合,鏗鏘有力!春聯的相關常識,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桃”“舊符”,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春聯。它從五代十國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了,以除舊迎新,言明志向,充滿豪情,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專門在元旦春節時粘貼的對聯,因時效性較強人們就稱為春聯。
2、書法趙體應該怎么練習?
趙孟頫的趙體書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因為他是唐代以后難得的一位集書法之大成者,最為關鍵的是他的作品多為墨跡手書,對于我們研究古人的筆法是非常有幫助的。唐代的楷書基本都是碑刻的,經過二次加工,經過多次拓刻之后,很難去體會古人的用筆之道,所以唐代的碑版楷書也被稱之為“工楷”,這種書體主要作用就是寫碑文石銘,在古代也應用范圍狹窄,非古人日常所書也。
因此啟功先生才有了“半生師筆不師刀”的感嘆,對于學習碑刻書法的朋友時刻提醒要“透過刀鋒看筆鋒”,趙孟頫的書法是古人真正的書寫體,就是日常所書的書體又稱為“翰牘體”,這也造成了后世不懂書法的人說“趙書無工楷”。其實就是根本沒有理解古人的碑版書法與日常書法是有區別的,如果我們看一下唐人的寫經小楷,就非常能體會到了,例如《靈飛經》。
因此學習趙書的時候,即使是他的楷書也要注意一筆之收筆與下一筆之起筆的呼應,《膽巴碑》學習趙書要注意下面兩點:趙書的選貼趙孟頫的大楷代表作:《妙嚴寺記》《膽巴碑》《三門記》。其中《三門記》趙孟頫取法李邕,楷書中有行書筆意,去李邕的攲側之勢而變為渾厚方正,端莊典雅、氣勢雄偉而不失靈便,正如李日華所說:“文敏此碑,有泰和之朗而無其佻,有季海之重而無其鈍,不用平原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趙碑第一。
”《三門記》而之后的《妙嚴寺記》又吸收了柳公權的結體,與《三門記》相比變方闊為修長,晚年的《膽巴碑》最是人書俱老,行筆嚴謹而不失流利,點畫顧盼承接自然,結體勻稱適度、風姿綽約,歷來書家以此為趙書碑中第一。小楷是趙孟頫諸書中最好的,他的小楷師法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代表作為《老子道德經》,是其晚年所書,除了有“二王”意韻,還對《靈飛經》有所借鑒,
學習趙孟頫的小楷首推《道德經》,《汲黯傳》雖然也是一篇小楷精品,但與趙氏整體書風有差異,疑為后世他的崇拜者俞和所書。小楷《道德經》趙孟頫所擅諸體書法中,成就最大者當屬行草書,后人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胡汲仲謂:“趙子昂書,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雖然稍微有點夸張,但趙氏的行書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確實沒有人能相比。
趙孟頫的行書以其成熟期的代表作《洛神賦》《赤壁賦》《吳興賦》為主,把這三個寫好足矣,趙孟頫的書學思想《洛神賦》學習趙孟頫的書法,不僅僅是學習他的字,更要去理解學習他的書法思想。趙孟頫提倡復古,師法魏晉的書學思想在宋末元初時期,起到了撥亂反正的作用,他認為學習古人法帖,當以玩味筆法為第一,“筆法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