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徐州屬于山東,那現在徐州會發展得更好嗎。但畢竟臨沂的底子不如徐州,徐州自古先天條件優越,而臨沂以前稱為沂蒙山區,如果徐州劃歸山東,那作為山東的西南門戶,可以大力發展物流行業、工程機械等行業,那時必將是山東第三城甚至是第二城,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
1、徐州以前屬于山東嗎?
黃帝統一天下后,華夏分九州,徐州就是當時一州,因黃帝把徐州劃歸彭祖管轄統領,故徐州又稱為彭城。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后歸楚,秦統一后設彭城縣,楚漢時,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漢時屬楚國,東漢屬彭城國,至今徐州仍有楚霸王戲馬臺,楚王陵等景點。三國時,徐州被劉備,呂布,曹操相繼統領,再往后多是獨立存在于各朝代的第一級別城市,
直至清初,徐州先后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民國初,徐州府廢,府地附郭銅山縣,后曾設徐海道,治所在銅山(徐州),抗日戰爭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汪偽國民政府淮海省省會。中華民國時期,徐州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省。
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后劃回江蘇省,并同時成立徐州專區,[3]1955年4月14日,國務院為加強洪澤湖管理,將蕭縣、碭山劃給安徽宿州地區管轄。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1983年,江蘇撤銷地區專員公署,實行市管縣隨程徐州市。所以說徐州是山東劃過來的人都是歷史盲兒,算上近代徐州從民國到今天大都是在江蘇省范圍內統轄,
2、如果徐州屬于山東,那現在徐州會發展得更好嗎?
如果徐州屬于山東,那現在徐州會發展得更好嗎?假設徐州劃歸山東,還真有可能比現在發展的更好。從地形上來看,徐州地處江蘇西北部,與山東的濟寧、臨沂、棗莊接壤,有“五省通衢”的稱呼,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徐州在建國初期曾有一段時間屬于山東省管轄,但更多時間是劃歸江蘇的城市,但在飲食習慣以及風俗文化上徐州更偏向于山東,在我國人文地理分界線上屬于淮河以北,歸屬北方行列,而且徐州也是江蘇供暖的城市,
所以長久以來一直有徐州劃給山東的呼聲。其實山東省的經濟雖然排在江蘇省之后,但是徐州劃過來也未嘗不可,并不會影響徐州的發展,縱觀山東省地圖,目前省內設置有三個核心城市,分別是濟南、青島、煙臺,雖然三足鼎立,但是在經濟上對魯西南的輻射有限,山東省內目前的格局是:西南富則山東強。所以近些年山東一直著手建設臨沂為省內西南的中心城市,以帶動周邊發展,臨沂的發展也確是非常迅速,
但畢竟臨沂的底子不如徐州,徐州自古先天條件優越,而臨沂以前稱為沂蒙山區,如果徐州劃歸山東,那作為山東的西南門戶,可以大力發展物流行業、工程機械等行業,那時必將是山東第三城甚至是第二城。真正形成省內三足鼎立的格局,當然,徐州目前還是屬于江蘇,近些年發展一直在蘇北勤奮向前,有些地方甚至還被很多蘇南的城市看不起。
其實江蘇的經濟主要還是集中在靠近上海的蘇南區域,如果沒有上海的輻射,產生蘇錫常南通這些經濟大市,還是很困難的,徐州近些年的發展是為江蘇經濟貢獻了資源的,但是江蘇對徐州的回報似乎不太理想,一直沒有將徐州重點發展,從江蘇省的路網就可以看出,蘇南的路網更加密集,而蘇北的路網比較稀疏。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3、歷史徐州到底是山東還是江蘇的?
徐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在古代的時候就被稱為華夏九州之一的“徐州”和其他幾個州并列,可見其重要性。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徐州的歷史比山東還要早,自從元朝建立江蘇省以來,徐州就是一直歸屬江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