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詳細
湖北省自治州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省轄市依次是武漢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荊門市、鄂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
全省設有1個副省級城市武漢和11個地級市黃石、十堰、荊州、宜昌、襄樊、鄂州、荊門、孝感、黃岡、咸寧、隨州和3個省直管市仙桃、天門、潛江以及1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1個神農架林區。市轄區(縣級)35個,市轄縣(市)63個,其中22個縣級市,39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2.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大圖 最新版宜昌市地圖
1、宜昌,湖北省地級市。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宜昌現轄5區3市5縣和1個國家級高新區,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13.79萬人,戶籍人口為390.94萬人。
2、宜昌依長江而建,是國家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擁有漢宜高速公路、漢宜高速鐵路、焦柳鐵路、318國道等交通動脈。2017年4月2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正式揭牌。2017年,宜昌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同時,宜昌還是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
3.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最新
湖北省的北邊有河南省。
湖北:簡稱“鄂”,中國的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湖北省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從哲學到文學,產生了老子、莊子、屈原,歷經800年,楚國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湖北還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武昌辛亥首義到新中國成立,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北有70萬革命英雄獻出了寶貴生命。
4.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大圖
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位于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湖北介于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省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5.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2022
湖北省正處于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丘陵和崗地、平原湖區各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5.5%,24.5%和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湖北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邊緣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
6. 湖北省地圖高清版大圖 最新版顯示河流
武漢境內有長江、漢江、倒水河、灄水河和舉水河5條知名河流流過。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長約6300公里。
漢江,又稱漢水,漢江河,為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于秦嶺山脈,在武漢匯入長江,也將武漢分成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
倒水河
長江支流。主要流域在河南、湖北省境內,發源于大別山南麓河南省新縣的慶兒寺,全長163.3公里,流域面積2317平方公里,在武漢市新洲區陽邏龍口注入長江。
灄水河
長江支流灄水發源于湖北省大悟縣三角山,流經孝感市大悟縣、黃岡市紅安縣和武漢市黃陂區三地,全長142.14公里,流域面積2312平方公里, 黃陂區境內流域面積1700余平方公里。
舉水河發源于大別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經湖北麻城市、新洲區、黃岡市團風縣,在團風縣境內注入長江,全長165.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