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重慶職業教育培訓機構
1、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3、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4、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5、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排名
6、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7、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8、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9、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10、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3. 重慶職業技術培訓中心
重慶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管理辦法
《重慶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已經市人力社保局2017年第15次局務會審議通過,現印發重慶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請遵照執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管理,推動民辦職業培訓事業健康發展,根據《職業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重慶市職業教育條例》《重慶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審批和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統籌規劃、宏觀管理和綜合協調;指導和監督各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實施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審批、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對全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評估、檢查工作。
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轄區內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統籌規劃和監督管理;對本區縣(自治縣)審批設立的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等工作進行指導、管理和服務;開展對本區縣(自治縣)審批設立的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督導、評估、檢查等工作;配合做好本轄區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管理和服務。
第四條 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實行“誰審批,誰監管;誰舉辦,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和辦學許可證制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頒發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以下簡稱《辦學許可證》)是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辦學的合法證件。
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任何機構,不得冠以學校的名稱,面向社會招生,從事職業培訓活動。
第五條 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國家的相關政策方針,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保證培訓質量,培養合格技能人才;嚴格按照辦學許可證核定的辦學范圍開展培訓活動,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監督、檢查、評估和審計。
第二章、設立、變更、終止、延續
第六條 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審批設立應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重點產業發展方向,適應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并具備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市、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根據本市和當地區域功能定位、產業發展需求和促進就業需要,編制民辦職業培訓發展規劃,并根據發展規劃有序設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
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原則上實行“逐級審批”,區縣(自治縣)級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辦學3年以上的,經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推薦,方可申辦市級民辦職業培訓學校。
第七條 舉辦以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培訓或新職業培訓為主的機構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審批和管理。舉辦以初、中級職業資格培訓或非職業資格培訓為主的機構由辦學所在地的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審批和管理,并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八條 舉辦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應當符合《重慶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并按要求提交相關材料。
第九條 審批機關接受舉辦者辦學申請后,應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應在5個工作日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和依據。逾期未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的,自接到申請之日起視為受理。
申請材料不齊全的,市、區縣(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補正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0日,補正完畢之日為收到申請之日。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