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擴大、縮短、降低、免除等實實在在的措施,讓廣大群眾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真正從“放管服”改革中受益。
“8”是抓實八個重點
一是全面加強黨建。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使每一名公證人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是改革公證體制。優化事業體制公證機構體制機制,推進北京市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工作。
三是拓展公證服務。開展代書、代辦、郵寄送達等延伸便民服務,完善綜合公證養老、公證家事服務等創新型公證業務,提供多元糾紛解決服務。
四是規范辦證流程。把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情”作為標準,梳理公證申請、受理、核實、審批全流程,規范證詞模板,以標準化提升服務質量。
五是強化質量檢查。增加公益類公證事項考核權重,凸顯公證的公益屬性。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織嚴織密質量監控網絡,實現辦證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4. 北京律師電話咨詢電話
這一看就是騙局,律師函不用理會,法院傳票需要親自送達,還需本人簽字才有效,適用法律也是民法,最多算民事糾紛,說刑法的都是騙子
5. 北京律師電話熱線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和步驟來投訴:
1、律師或律師事務所存在違法違規執業行為的,有關人員可以就其違法違規執業行為進行投訴。
2、根據律師或律師事務所執業行為屬地管理原則,投訴人應當首先向律師或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主管司法局(市司法局或縣區司法局)或市律師協會進行投訴。主管司法局或市律師協會接到投訴后,應當予以調查處理,并將調查、處理結果以書面形式答復投訴人。
3、投訴人對書面答復意見不滿意的,可以向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逐級投訴。
4、投訴人應當向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出具的相關材料:(1)書面投訴材料(包括:事情經過、您認為律師或律師事務所涉嫌存在的違法違規執業行為、投訴訴求等);(2)您認為可以證明律師或律師事務所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相關證據材料,或可以調取的有價值的證據線索;(3)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系地址、聯系電話;如投訴人匿名投訴,不提供真實聯系方式,且提供的證據材料或有關線索經初步核查無法證明律師或律師事務所存在違法違規執業行為的,可能造成接收投訴的機構對投訴事項作出不予受理的后果。
6. 北京市律師熱線
不收費,是免費咨詢的。
1、 “12348”法律服務熱線實行全天24小時(包括休息日)人工接答咨詢服務。
2、“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擴展資料:
全新解讀
2018年7月26日報道,北京公證“放管服”改革的十八個“實招”,可以歸納概括為“12348”,與北京市司法局開設的北京市法律咨詢專線號碼一致。
“1”是建設一個平臺
建立北京市民生類公證全市統一預約咨詢平臺。依托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立全市民生類公證線上預約咨詢平臺,通過對全市25家公證處、400余名公證員資源整合優化,對全市遺囑、小額繼承等民生類公證事項進行統一的線上預約咨詢,推動全市民生類公證辦證質量和辦理數量雙提升。
“2”是推動兩個建設
一是推動公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擴大相關政府部門數據用于公證信息核實的共享范圍,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財產等公證信息在線核實。
二是推動將公證失信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建立全市騙取公證人員黑名單,推動將騙取公證行為作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為試行公證事項當事人承諾制創造條件。
通過推動兩個建設,實現公證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聯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讓騙取公證者一處欺騙、處處受限。
“3”是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實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群眾不需要提交清單外的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公證公益法律服務制度。每年至少組織2次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免費公證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