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武漢高薪人群很多,但別忘了越是大城市,收入差距比越夸張。每個月收入有7000元以上在武漢究竟屬于一個什么水平呢,如果月薪稅后能達到7000元以上,在武漢可以超過70%就業人員的收入,據他介紹,武漢整體收入不高,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普遍在4000~6000元之間、一般務工人員的月收入平均也就在3000~5000元左右。
1、在武漢工作月收入6000怎么樣?
估計不夠還房貸。如果武漢有房產無房貸壓力,不管稅前還是稅后,單身小日子可以過得很爽,若有對象有娃,會深刻感受到錢不夠用,若面臨買房壓力,一年能攢下四五萬都算不錯了,再省吃儉用工作三年,父母補貼點,湊個五六十萬的首付,能在武漢買個房子,月供必然在六千以上啊,若能公積金貸款,壓力會小點。個大武漢,工資水平不高,起碼低于房貸月供,而且還要看行業發展潛力,
2、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
3、在武漢1w收入一個月為什么覺得沒什么卵用?
我是在深圳待了八年2013年回武漢的,因為雙方父母家庭都在武漢。見證了這些年武漢消費水平的增長,說實話以前在深圳覺得很多人擁有一兩套房條件還行,后來回武漢才知道在武漢的很多同學夫妻雙方父母加自己買的房子總資產超千萬的幾乎是大多數。所以待在武漢的本地同學根本不羨慕去了北上廣深發展的人,重點不在于工資收入,關鍵還是看各種流動收入。
就算一個月只掙五千塊,一頓飯消費三五百很多人并不心疼,月薪一萬不重要,重點是有沒有房子收租,有多少房貸要還,每個月有多少可以支配的收入。武漢的消費水平早已經不是二線城市的標準了,我說說自己的情況,我是硚口區人,老婆家里是武昌中南醫院的。我們自己做點小生意,這兩年沒以前好做了收入幾乎只有前幾年一半,我們兩個月入大概是一共一萬五保底的樣子,
居住在東湖風景區和香港路,現在家里弄了一套地鐵口200平的房做民宿,全家總動員,拍照裝飾都是自己搞,很辛苦,現在旺季民宿每天收入五百左右。還有一個公寓出租給人辦公年租三萬多,欠銀行五十萬,月供三千,不是生活所迫誰去做民宿,各有各的辛苦。不喜勿噴,在本地的同學里面,我們屬于條件最差的,不敢任何好一點的消費,同學很多都消費好高,家底還是厚實,很多人可能一畢業就擁有穩定的工作或者繼承好幾套房,羨慕不來。
4、在武漢月薪七千的人算不算收入很低的?武漢月薪七千的人很多嗎?
總體來說,在武漢月薪有7000元的收入,應該屬于比較高的收入水平,武漢作為中部省份湖北的省會,二線城市,薪資水平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據了解,2020年武漢市城鎮就業單位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730多元,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7500多元丶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5100多元,我有個同事的兒子5年前從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后留在武漢就業,從事工程設計,目前每個月稅后收入不到1萬元。
據他介紹,武漢整體收入不高,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普遍在4000~6000元之間、一般務工人員的月收入平均也就在3000~5000元左右,如果月薪稅后能達到7000元以上,在武漢可以超過70%就業人員的收入。那么,每個月收入有7000元以上在武漢究竟屬于一個什么水平呢?這個不能不概而論,首先,要看行業,由于種種客觀原因,不同單位之間在收入上存在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