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海洋形成此時地球已經具備了孕育生命的基本條件。形成之后,經過幾百年的風化侵蝕,山體越來越瘦小,山頂變尖,形成了尖頂山,這次地理高考卷試卷一道玄武巖形成的地貌與后期風化一題,難哭了考生,并且上了熱搜榜,其中的地貌”平頂山“并非是河南的平頂山。
1、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呢?
從太空上看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這是因為地球上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著,海洋是藍色的,因此藍色成了地球的主色調。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呢?這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大約在50億年前,那時的太陽系還是一片混沌,只有一片原始的星云物質。這些星云物質之間相互碰撞吸引,不斷發(fā)展壯大,最終在在距今大約46億年前,原始的地球在這片星云中誕生了,
誕生初期的原始地球不斷的清理軌道附近的原始小天體,繼續(xù)發(fā)展壯大。原始地球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地球表面到處流淌著這巖漿,處于熔融狀態(tài),此時地球上還沒有海洋。后來由于溫度變化和重力的作用,地球上的物質逐漸分化出圈層,氫氣和氧氣這些氣體物質開始上浮到地表,通過化學作用產生了水,這就是地球上水的部分來源。圖示:地球是一顆藍色星球后來地球表面開始冷卻,而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大量熱量讓地球內部的物質融化,
地球內部融化的巖漿讓地球冷卻的表面發(fā)生開裂,地球內部大量的氣體被排出來。這是地球的排氣時期,這時期通過火山噴發(fā)等形式從地球內部排出了大量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氣體,形成了地球最初的原始大氣層。這時期的地球大氣層中水蒸氣是占比最高的氣體,科學家計算過通過火山噴發(fā)來自地球內部的水占到現(xiàn)在地球總儲水量的一半以上。
后來來自太空中的彗星和小行星不斷的撞擊地球也給地球送來了部分的水,圖示:原始地球表面當?shù)厍虮砻鎻氐桌鋮s之后,氣溫隨之降了下來。地球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降落到了地面,當?shù)谝坏斡晁德涞降孛娴臅r候,地球開始了它的造海運動。大雨昏天黑地的一下就是幾百萬年!磅礴的大雨降落到地表上,巨大降水把地球上的低洼處都給填滿了,就形成了最初的海洋,
最初的海洋并不是咸的而是酸性的,沒有氧氣的存在。后來海洋中的水分不斷的蒸發(fā),又落回到了地面,溶解了巖石的鹽分流到海洋里,經過了幾億年的積累才形成了今天海水的味道,圖示:原始海洋形成此時地球已經具備了孕育生命的基本條件。海洋成了生命最初的搖籃,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xiàn)在了海洋中,開啟了宇宙中最為壯觀的生命演化史詩。
2、高考地理試卷中的此“平頂山”非彼平頂山,它們是怎么形成的?
這次地理高考卷試卷一道玄武巖形成的地貌與后期風化一題,難哭了考生,并且上了熱搜榜,其中的地貌”平頂山“并非是河南的平頂山,通過他們反饋來的信息來看,這道題難度挺大。筆者并非在高考一線上,但對這部分知識教學有一些了解,教學上不會做為高考重點來對待,因為這部分知識需要很強的實踐活動,教師授課難度大,對于習慣啃書體的教師和學生,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近些年來一些大城市的孩子暑期組織夏令營活動,野外實踐了課本上講的地理知識,對于這部分考生,難度不會太大了。我們來看看下面這道題:(題截圖源于網(wǎng)上)(1)指出玄武巖臺地形成以來因流水侵蝕而發(fā)生的變化,臺地是地表面積相對較大的地形單元,從上圖看出臺地是由同一巖性玄武巖構成,長期在外力作用下,不斷地對地表進行破壞,其中起破壞作用最深的是流水切割侵蝕,它能把地表切割的起伏越來越多,加劇了高低差別,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河谷,同時臺地面積也越來越小,侵蝕掉的物質被搬運到時其它地方堆積,形成了新的地貌。
(2)根據(jù)侵蝕程度,指出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說明判斷理由,各種地貌類型形態(tài)是時間累積的結果,臺地、平頂山、尖頂山形成于玄武巖不同的噴發(fā)時期,地殼活動總是由最初的強烈慢慢轉為微弱,最后趨于平靜。另外巖石暴露的時間越長,被侵蝕的越嚴重,形成的時間越早,尖頂山900米以上,地殼活動較為劇烈,從外力作用來看,被侵蝕的山體越來越”瘦小“,說明越早,而平頂山與臺地次之,形成的先后順序是:尖頂山、平頂山、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