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只要在自家辦酒席的是不會虧錢的。也難怪,好多農村人有事總要在自家辦酒席,說這話是有根據的,就在最近我曾參與了一家結婚辦酒席的賬務核算,以前農村辦宴席都是互相幫忙的,現在大家都上班,湊上一班人辦宴席越來越難,畢竟訂菜單,買菜,做完還要收拾,也要用很多時間,人家為了宴席請兩天假,這個情不好還,再說假也不是那么好請的。
1、現在在農村辦酒席,為什么一些人喜歡選擇請流動飯店操辦?
謝邀!這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看利薄。流動飯店不需租房子,師傅就是老板,老板就是廚師,服務員也是鐘點工,只有在有生意參與時發工資,這大大降低了勞務成本;這些流動飯店由于平時生意不錯,各種菜品小販為了拉牢這些客戶,供菜價格都很優惠,這同樣也降低了他們的成本價格,所以,流動飯店擺酒席的要價比較便宜,農戶容易接受。
二是圖省事,過去農民在家擺酒席,所需要的桌子櫈子、碗盤筷子都要有人去拉回,用后還要歸還過去,餐具用前用后都要清洗,事主大都覺得太麻煩;加上做飯找廚師也是需要勞務費,自己還要跑到縣城買菜,非常的繁瑣。現在的農村人都不愿找麻煩,寧愿多花點錢,剃頭圖涼快,三是菜味好。農村擺酒席,各村都有專門的廚師,而且酒席上的菜味別具一格,各有各的特色,許多從農村走出去的人,吃遍城市豪華飯店仍忘不了家鄉的味道,
2、在農村,結婚辦酒席為什么每個人都說虧錢?
在農村,只要在自家辦酒席的是不會虧錢的。說虧錢的人是心里太沒底了,說這話是有根據的,就在最近我曾參與了一家結婚辦酒席的賬務核算。這家人酒席收支賬是這樣的:酒席是包工包料的,55桌(每桌388元),計21340元,煙30條(每條100元),計3000元,酒15件(每件150元),計2250元,茶葉飲料等410元,總支出約27000元,
送來的禮錢48000元以上。盈余21000元,現在大都用“流動餐廳”,碗碟、帳篷、桌凳,一次性餐具都包在酒席錢里面,不用另外掏租賃費,就連服務員也有。說自辦酒席虧本的,不知怎么算的?你總不能把結婚當天的其他開支,如婚車、司儀、樂隊等也算在里邊吧!這些應該算在結婚的花費中,而不能算到自辦酒席中,也難怪,好多農村人有事總要在自家辦酒席。
3、一般的農村是不是還流行那種請廚師回家辦酒宴的習俗?
有專門做這個生意的,廚師自帶廚具,餐具,幫工,甚至自帶食材也可以,主家只要訂好菜單和數量就可以了,價錢都是提前商量好的,結束之后幫工會把所有的東西都收拾好,以前農村辦宴席都是互相幫忙的,現在大家都上班,湊上一班人辦宴席越來越難,畢竟訂菜單,買菜,做完還要收拾,也要用很多時間,人家為了宴席請兩天假,這個情不好還,再說假也不是那么好請的。
4、為什么很多農村人都在自己家辦酒席呢?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在以前農村人辦喜事都是在自己家里辦,為的是給自己節省一部分開支,主要是在家辦喜事人多熱鬧,那時候在外打工的人非常少,基本都是在家務農,那家辦個喜事,左鄰右舍和直及親屬都來幫忙,親戚朋友來家賀喜的也多,現在不同了,農村人通過外出打工掙錢,各方面條件都有些提高,在家辦喜事也沒有像以前那么多人幫忙,都是圖個簡單,基本都去酒店辦喜事,就是多開支點也無所謂了。
5、在農村辦喜事擺酒,你們那里哪道菜是必上的?
現在村里紅白喜事酒席一律從簡,以前的十個涼菜、十個熱菜基本全部濃縮,很少見到這么多種菜了,現在村里新生兒除了滿月酒外,還流行八天酒。這就是一家八天酒的酒席,因為人數比較少,所以是在飯店請的,但是好幾個消失已久的熱菜又重出江湖了,首先是四個素涼菜。涼拌苦菊、花生豆、胡蘿卜做成的一面情深、木耳,四個葷菜。
半只烤鴨、骨肉相連、蒸水蛋和牛肉粒,運城流水席以前的涼菜代表有:糖醋蓮藕、涼拌腐竹、皮凍等。看看熱菜吧,大菜來了,香酥雞,肉很嫩,但是里面的白肉確實很難入味,紅燒鯉魚。運城有個市挨著黃河,所以黃河大鯉魚比較出名,當然這個肯定不是正宗的黃河大鯉魚了,以前農村流水席的扛把子來了,魷魚湯,以前還會在里面放點海參,現在幾乎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