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穴寺位于市區東北九公里處,與白馬寺、大相國寺、少林寺并稱河南四大名寺,電影《少林寺》有部分在這里拍攝。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工作者為尋找汝官窯遺址,曾在汝州市、聯郟縣、魯山、寶豐、宜陽、新安等10多個縣市,發現多處窯址,均屬于民窯系統,汝州市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曾是有名的產煤基地;這里也以出產汝瓷(我國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而聞名;汝州也是我國著名劇種曲劇的發源地。
1、河南汝州作為汝瓷的故鄉,為什么就沒落了呢?
汝官窯址是一大謎題。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工作者為尋找汝官窯遺址,曾在汝州市、聯郟縣、魯山、寶豐、宜陽、新安等10多個縣市,發現多處窯址,均屬于民窯系統,自2009年當代汝窯茶具市場銷售額上億元。一套汝窯茶具售價從300元到3萬多元,盡管如此,由于工藝上要求,當代汝窯市場占有率不到13%。陳設藝術瓷不到50%,
一件好的汝窯器,應是從制作工藝上就是很注重,第一是泥料,泥必須經過多次的拍洗,然后篩選,它要經過恰當的研磨工藝,讓泥的密度達到200目左右細度,出來的胎就會比較細滑。第二,它在成型的過程,有一些工藝是必要絕對執行的,比如圈足必須是鐵線圈。就是干干凈凈的一條圈,因為這條圈也是美感的代表,剛剛說到泥料要夠細,摸起來很細滑,這是泥料表現的。
第二是釉窯表現的,它釉色配合這樣的鐵線圈,讓我們感覺它的對比還有工藝的表現上,恰到好處,當代汝窯經過半個世紀的傳承和發展,由于人才的不足,技術的滯后,始終沒有做出特色,沒能形成產業化。盡管政府多方支持,廣東、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陶瓷產區的仿汝窯茶具,明顯還存在許多技藝上的不足,汝窯的這個圈是最漂亮的,這種圈足美感的概念,還有三個支釘釘燒,支釘如果能夠微小的芝麻釘也很美,摸起來也不澀手是相當好的。
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寧可用另外一種方式——乳釘掛燒,有時候覺得三個支釘反倒破壞畫面了,那三個乳釘,就類似于圈足的美感,這是必須表現出來的。一個好的汝器,并不是一定是支釘掛燒才是好的汝器,而是它的工藝要求,對美感的要求,才是汝窯的精神,當代汝窯體現了陶藝家對創作的不斷摸索和執著,也可看到其個人品格、美學修為的體現。
2、河南汝州怎么樣?
汝州是河南中西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嵩山南麓、汝河北岸,距離省會鄭州125公里左右,從鄭州出發沿鄭少洛高速轉林桐高速,一個多小時便可到達,交通非常方便,汝州市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曾是有名的產煤基地;這里也以出產汝瓷(我國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而聞名;汝州也是我國著名劇種曲劇的發源地。汝州市地處中原,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自夏代以來,一直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重地,其名稱和屬轄關系多有變更,1988年改臨汝縣為汝州市,2017年6月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說起汝州市,我印象最深的當屬風穴寺,我曾多次去過這里,下邊稍多做點介紹。風穴寺位于市區東北九公里處,與白馬寺、大相國寺、少林寺并稱河南四大名寺,電影《少林寺》有部分在這里拍攝,風穴寺景區不收門票,游客憑身份證即可進入參觀游覽,景區里也沒有其它部分景區一樣的套路。風穴寺中七祖塔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是我國現存的七座唐代高塔之一,
漣漪亭建于明嘉靖年間,為雙層六角亭。攢尖頂麒麟馱寶瓶,米形脊,火焰尖,垂脊飾龍吻及珍奇異獸,共六吻六獸,小巧玲瓏,秀麗古樸,造型在全國獨一無二,亭內依王羲之《蘭亭序》“曲水流筋“,建有流水音,九曲十八彎,懸鐘閣,建于宋,內懸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