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中原名本堯,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人,黃埔系骨干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被稱為和平將軍,黃埔系骨干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有張治中故居留作紀念名將張治中怎么死的,七七事變中張將軍是誰,七七事變中張將軍是張治中。
張治中是北京病逝的。張治中原名本堯,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人,黃埔系骨干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被稱為和平將軍,黃埔系骨干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張治中因其一生為和平事業奔波,其家庭情況如下大兒子叫張一真據說他的行事作風最像父親曾參與籌建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二兒子叫張一純極具愛國主義情懷,曾擔任北京政協常委和秘書長、海外聯誼會會長等,大女兒叫張素我,1915年出生早年就讀于南京金陵女子學院,畢業后到英國西南大學留學。從大局上來看張治中是國民黨中的親共分子,當然他的親共是公開的,不能算共諜,畢竟再交惡的兩個陣營也需要能對話的人,文白就扮演這個角色,至于和談之后該不該留北平不重要了,他畢竟只是個談判者的角色而非投降的將軍,談不上氣節上的爭議
張治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職。1969年4月6日在北京病逝。張治中一生為和平而奔走,被譽為“和平將軍”。杜聿明: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和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1981年病逝于北京
3、七七事變中張將軍是誰七七事變中張將軍是張治中。張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堯,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干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主義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時任第五軍軍長,在上海抵抗侵華日軍。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誤導致“11.13長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職,1945年,調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1949年,致電陶峙岳將軍和新疆主席包爾漢,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張治中在國民黨任職期間受到蔣介石的認可和重用,但是他堅持國共兩黨和平共處。解放戰爭后,鑒于張治中對中國和平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和平將軍”,有張治中故居留作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