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被稱為石門是在民國中期以后,將石家莊、休門兩個村莊各取一字,叫做石門。石家莊老城區相比類似城市的老城區,石家莊可以無愧的說建的還不錯,石家莊最好高中,二中,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石家莊的由來則有些“說來話長”,在上個世紀石家莊就有向北發展的規劃,但是在后來的實際操作中,石家莊的發展出現了搖擺不定,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東。
1、石家莊為什么叫石家莊?原來全是姓石的人嗎?
石家莊被稱為石門是在民國中期以后,將石家莊、休門兩個村莊各取一字,叫做石門。后來因為火車站修在石家莊,故而最終有了“天下第一莊”的稱呼,至于石家莊的由來則有些“說來話長”。在保定以南,邢臺以北,叫做石家莊的村子總共有上百個,其密度之高為全國僅見——但是在華北南部并沒有很多石姓居民,這是因為五胡亂華之際,羯人石勒異軍突起,奪取了北方的江山,以至于除河西張氏、遼東慕容氏之外,北境幾成一統之勢。
而襄國(今邢臺)、鄴城(今邯鄲磁縣)則為羯趙本陣,因當時北方漢人多結寨自保,所以占據之處皆為險要之處,而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帶則被大量拋荒。但是,沒有百姓納稅,“大趙江山”簡直是一天也活不下去,所以石勒對已經臣服的漢人實行人口普查,并征收田租戶調,規定:“戶貲出帛二匹、租谷二斛”,而對于拋荒的土地,則均沿用匈奴漢、趙時期的徙民辦法——也就是將被征服地區的百姓遷往其統治中心襄國、鄴及其周圍地區,使之成為編戶齊民以便控制。
2、在石家莊生活,大家都是多少薪資?有沒有負債?
說說我吧,石家莊一所中專學校的老師,一個月工資不多,也就是4000多(除了5險),學校有教師宿舍,光吃飯也花不了多少錢,基本上一個月開銷下來也不剩什么了,平時沒事了在市里邊轉轉,一轉就不剩了,我得經驗是只要不去瞎搞投資,一般沒有負債,踏踏實實的上班,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認知,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別去輕易地碰一些投資的東西,先沉淀一段時間,沒有量的積累,達不到質的飛躍!,
3、石家莊正定縣是石家莊的一個區嗎?
首先正定縣不是石家莊的一個區。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一個新區叫做正定新區,正定新區是石家莊著力建設的一個新區。隨著正定縣和正定新區聯屬辦公,正定新區看著非常像石家莊的一個區,事實是正定新區并沒有正事成為石家莊的一個行政建制。在上個世紀石家莊就有向北發展的規劃,但是在后來的實際操作中,石家莊的發展出現了搖擺不定,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東,
但是向北的發展也一直沒有落下,說什么政治原因,純屬閑的扯皮。很多人說石家莊的發展太慢沒有像樣的城建,但是我想說的是,一個開始規劃人口只有五十萬的城市,城內阻力太多了,就說一個鋼廠搬遷就知道,城中村多如牛毛。石家莊老城區相比類似城市的老城區,石家莊可以無愧的說建的還不錯,但是說地標性的新城建設,石家莊確實落下陣來。
4、大部分人的退休金是多少,能滿足晚年的生活所需嗎?
每個人的退休金是多少?不同省份以及同一個省份不同的職位退休金差距是比較大的,從全國范圍來看,截止2018年末,我國共有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11798萬人,當年養老保險累計支出4.46萬億元,相當于平均每人月待遇3150元左右,年養老金達到3.78萬左右。單純從數據上來看,這個養老金貌似不是很高,畢竟每個月3150元的收入跟一些在職員工相比差距是比較大的,比如2018年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長11.0%,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比上年增長8.3%,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全國人均養老金跟全國人均工資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很多人可能認為單靠養老金是不夠生活的。但是衡量養老金夠不夠生活,我覺得不能單純的看養老金跟在職員工的工資收入對比,而是要看大家實際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情況,如果跟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實際上目前人均養老金相對來說是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