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很多言論,說中科大如果不在合肥還是在北京比現在要好的多等等。中科大幾個校區均處于老城區,多年來紋絲未動,反而把合肥的親兒子合肥學院的地方拿了過來做了自己的校區,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合肥,本身就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是中科大的到來確實讓合肥這邊城市改變了自身的面貌,對科大重視程度讓合肥這座城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技之城。
1、為什么說合肥造就了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成就了合肥?
之所以說合肥造就了中國科技大學,這還要從文化大革命說起,當時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高校停止招生,教學、科研工作被迫停頓。中國科大同樣未能幸免,6月,工作組進駐中國科大,17日,黨委書記劉達停職反省,校長郭沫若不知何時遠離了科大。科大的文化命一點點遭閹割,到了1969年,科大被迫離開北京,尋找新的辦學地點。
1969年9月下旬,科大分兩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尋找地址,沙市有科學院的干校,河南組帶有中央國務院科教組組長劉西堯給河南省的親筆信,預計去這兩地選址會容易些。但是河南省對科大來河南不大積極,表示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沙市情況也是一樣。兩組選址人員回到北京,都表示這兩地沒有條件,不能去,在無奈之下,緊接著又派出兩組,一組去江西,一組去安徽。
江西明確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選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區看了以后也覺得不行。但這兩組人員還沒回到北京時就接到了定點安徽安慶的通知,可以說當時的安徽在很多省市明確拒絕之后,毅然接納了流浪中的中科大,雖然當時選址在安慶,但由于辦學條件實在太艱苦,不得已在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也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什么坐落在合肥,合肥環境好嗎?
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合肥,本身就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是中科大的到來確實讓合肥這邊城市改變了自身的面貌,對科大重視程度讓合肥這座城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技之城,近年來,合肥的科技實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合肥的幾座國家級實驗室的建設,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等等,都見證了合肥的科技力量。未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這座投資500億,用地5000畝,且已開工建設,中心部分預計將于2020年基本建成,目標2030年成為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讓合肥未來擁有傲世全球的可能性,
3、中國科技大學為什么選擇了建在合肥?
我流離失所的時候,河南不要,江西不收,你騰出合肥師院的校舍供我安家…八十年代電力緊缺,你一紙公告下來,聲明:寧可市政府停電,也要保證中科大教學科研的正常用電…我的學子來自五湖四海,北方的同學受不了合肥冬天的濕冷。在市里沒有集中供暖的條件下,你單單給科大安上了暖氣…北上廣財大氣粗,引進天下英才,為了吸引更多的牛人,你修建了專門的人才公寓-科大花園,讓我歷年青千引進數目名列國內高校前矛…我要建新校區,你二話沒說,批下來3000畝地我要建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你全力以赴市政規劃中凡是科大的項目你總是列為1號項目,優先發展你以至誠待我,我必報之以至情,良人如斯,安家落戶,舍你其誰?國之重器,大國上庠。
4、如何看待落地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在中國的地位?
中科大之于合肥,乃至安徽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認為可能比北大清華較于北京更為看重,這一點我舉幾個例子,合肥高校近十幾年時間,基本已紛紛遷離老城區,主要都遷往經開區的大學城和墨店的職教城。而中科大幾個校區均處于老城區,多年來紋絲未動,反而把合肥的親兒子合肥學院的地方拿了過來做了自己的校區,
就在今年,安徽省立醫院并入中科大,掛牌中科大一附院,由此以便于中科大成立醫學院,這簡直比親兒子還親啊。再一個例子,合肥的科學島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別稱,因緊鄰合肥的大水缸董鋪水庫而得名,合肥為了保障飲用水安全,水庫周邊基本沒有單位小區或商業體駐扎,不過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科學島穩穩的存在了幾十年,而且近期又大興土木準備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