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澠池縣與陜州區交界處的觀音堂鎮,是陜州區最東邊的一個鄉鎮。除此之外,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與光緒逃至西安避難,后返回北京時就在觀音堂住宿,像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的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在省內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所專科院校,我是河南三門峽人,回答你提的問題比較方便。
1、三門峽市陜州區的觀音堂鎮,為什么被譽為“中州名鎮”?
謝謝邀請。我是河南三門峽人,回答你提的問題比較方便,地處澠池縣與陜州區交界處的觀音堂鎮,是陜州區最東邊的一個鄉鎮。從鎮政府所在地往西500米,有座歷經數百年的觀音廟,廟里至今還供奉著巨大的佛像,每天香火不斷,觀音堂鎮由此而得名,千百年來,這個地處崤山腹地的古鎮,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這個鎮之所以名聲在外,第一個原因就是與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詩人杜甫經過觀音堂鎮的石壕村時,寫下的眾所周知、名垂千古的詩篇《石壕史》有關,
第二個原因,就是觀音堂鎮所處的地理位置獨特,它地區丘陵山區,位于古都長安和洛陽之間,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崤函古道就從觀音堂鎮境內通過。第三個原因,與它的繁榮有關,上世紀初,隴海鐵路往西只修到觀音堂鎮,這里便成了終點站。因此,大量的西運物資由火車運到這兒,或分載到船上經黃河水運,或用馬車載著經崤函古道西行,抑或是過黃河會興渡口(茅津渡)北運至山西,
同時,西部、北部各地的物資又船載車裝拉到觀音堂等待裝火車東運,這兒由此形成了一個經濟中心,熱鬧程度可想而知。除此之外,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與光緒逃至西安避難,后返回北京時就在觀音堂住宿,1914年至1921年,馮玉祥將軍奉命到豫西剿匪駐扎觀音堂。1924年7月,魯迅先生到西安講學,途經觀音堂,然后乘船逆黃河而上,忽發靈感寫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看鏡有感》與《說胡須》,無形地提升了觀音堂鎮的知名度,
2、三門峽市有哪些大學?
相對來說三門峽并沒有太多院校,而且整體來說三門峽高校水平比較一般一些。沒有任何的本科院校,僅僅只有兩所專科院校,分別是:“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并且像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是2017年剛剛建立的,學校實力相對比較一般一些。像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的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在省內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所專科院校,
學校可以追溯到1946年,后經豫西師范學校、三門峽廣播電視大學、三門峽工學院合并而成。目前學校開設了二級院系11個,專科專業一共有56個,在校生22000人左右,學校擁有省級特色專業:建筑工程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旅游管理、生物技術及應用、供用電技術等專業,另外三門峽社會管職業學院建校于2017年,是一所關于培養社會管理方向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