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高中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工作量之大。在很多人看來,高中老師就比初中老師有水平,初中老師就比小學老師有水平,高中老師是最辛苦的一個群體高中老師最辛苦,這一點不接受反駁,因為這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有機會去教育局,還是繼續留在高中當老師。
1、去教育局工作好,還是繼續在高中當老師好?
這個問題筆者深有體會,最有建議權!有機會去教育局,還是繼續留在高中當老師?這個問題總體上來說是因人而異,各有利弊。筆者的親身體會也許各位師友就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答案,筆者的經歷其實很簡單,經高考師范學校畢業后教了十年書,其中;四年初中、六年職業高中。象題主提的問題一樣,十年后調入當地教育局辦公室,專事寫作,
隔十三年調整為縣教育督導室督學至今。其間,也許是由于自身原因,只混到局里科室副職,副科及以上職務可望而不可及,評聘職稱自然不如在學校順利,但執著評下去,大約是每隔十年晉升一級,即在校1988年初評為中二、十年后晉升中一、又十年晉升為副高,現等待退休。因此,去教育局,是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首選,因為教育局是當地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是當地中小學校、幼兒園的領導機關,對當地中小學校(園)具有領導、管理、指導、監督、服務等職責。
教育局雖然不是組織部門,但擁有教育系統的人事任免、調動調整、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獎勵處分等權力,年輕人去了教育局容易晉級晉職,可以沿著科員--副科長、副局長、局長這條升職路線走,也可在局里獲得資歷、資本后下放到中小學校當校長,也可以輕松自在地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看報,八小時、每周五天工作制,比較輕松。還可以與所屬學校、當地涉教部門密切聯系,建立人際關系網,
當然由于教育局是政府下設的事業單位,有少數公務員編制,為局領導占用,教師身份去了教育局也只能占事業編制的專技或管理崗,職稱比例設置較少,故在教青局晉升職稱較難,相應工資待遇也一般比不上高中教師。而如果留在高中,升職的空間較小,當個學校中層干部也不容易,當校長是絕無可能的,因一個地方的高中校長是有行政級別的,至少是科級及以上,是由當地組織部門仼命的,
2、當高中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是高中老師,談談自己的體驗哈~~體驗之一:高中老師是基礎階段最高學府的老師,自豪感還是有的高中不是義務教育,但是與小學、初中一樣,都屬于基礎教育,這個主要是相對于大學而言的。同樣是基礎教育,高中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傳統思維習慣就是這么排序的嘛。在這些學段當中,高中是最高層次的,課程難度是最大的,課程內容是最深的,
這個很好理解,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不只是身高增加,學識水平也在增加。對于家長來說,深有體會啊,小學生,絕大多數家長都能對孩子的功課和作業指手畫腳,可以進行輔導;孩子到了初中,恐怕有些家長在輔導的時候就感到很吃力了;孩子讀高中的時候,恐怕能輔導高中課程的家長就是鳳毛麟角了。就算你是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對高中課程知識也是有遺忘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高中老師就比初中老師有水平,初中老師就比小學老師有水平。應該說,有一定道理,在教師招考的時候,對報考高中的標準還是略高一些的。作為高中學校的老師,心里也是充滿一點自豪感的,體驗之二:高中老師是最辛苦的一個群體高中老師最辛苦,這一點不接受反駁,因為這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絕大多數高中學校都有寄宿生,都需要上晚自習,在周末都需要上課上自習(兩周大休一次),
在早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們要輪流上課、輔導、看班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加辛苦,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玩,干得比驢多!除了靠時間,更多的是心累,壓力特大,畢竟,高中是基礎教育的出口,社會關注度高,就看看你們學校高考能考上多少清北,考多少本科?由于高中課程難度較大,內容較繁雜,老師們的備課任務也很繁重,小學初中的教材內容比較淺,老師們備課也輕松很多,最多在研究教法和學法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