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叫酷熱指數,它是一種綜合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來確定體感溫度的指數──即真正感受到的熱度。我們口中所說的熱,實際上并不能只以溫度來衡量,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是一個特殊的指標,能對人體的體表感受產生復雜的影響,在相近的氣溫下,當濕度特別高時人就會感覺特別悶熱,體感溫度會遠高于實測到的氣溫。
1、北方人說受不了南方的熱,難道北方不熱嗎?
我們口中所說的熱,實際上并不能只以溫度來衡量,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是一個特殊的指標,能對人體的體表感受產生復雜的影響,在相近的氣溫下,當濕度特別高時人就會感覺特別悶熱,體感溫度會遠高于實測到的氣溫。有一個詞叫酷熱指數,它是一種綜合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來確定體感溫度的指數──即真正感受到的熱度,
2、準備去海口工作了,北方人,怕接受不了炎熱,怎么辦?
作為曾經在海口讀書了三年的我(2011-2014年),建議你別去了。雖然海口、三亞這兩個地方很多外地人,如果沒點手藝或者其他本領,單純是工作的話,在哪里真的是渾渾噩噩消磨青春,如果你是做建筑行業,當然我會贊成你去,因為這是一個工作機會,而且是短期的工作。如果是長期的工作,積累人脈關系和以后的安居樂業,建議你選擇自己熟悉的家鄉,
其實海口的消費水平并不低,特別是三亞,但工資水平卻很低,而且高收入的工作領域并不多,所以你很難存到錢,更別說要考慮買房了。不過真的有很多外地人是去那邊做餐飲行業的,比如開飯店、早茶(外地人不適合開吧)比如擺脫做糖水、燒烤,但你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每天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那邊的當地人真的很懶的(特別是男人,你見過那個地方摩托車三輪車拉客人是女人嗎?那邊到處是),早上沒事就三五成群的相約喝早茶直到中午(一般是男人,不會喊各自的老婆),
晚上沒事就三五成群的相約吃燒烤,喝著啤酒到通宵達旦,凌晨三點四點收工是常態。除此之外,那邊的天氣變化很大,經常是臺風、暴雨(整個大學期間,經歷了太多,你們試過臺風的時候,床像地震一樣的晃動嗎?嚇到都跑到一樓躲避),我們是學國際商務的,85%的同學是海南以外的,同學說他們是奔著海南是國際旅游島的過來,我們班女生一畢業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