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然輕舉妄動是不對的,但輕舉妄動是對的,來源:清雍《西學東漸》:“貿然提出教育計劃,似乎有些冒昧,出自清揚《西學東漸》:“貿然提出教育計劃,似乎有些冒昧,所以根據漢字規范的要求,建議用“沖”代替“冒然”,冒然行動是錯誤的,輕舉妄動是正確的,而“冒然”重點是“碰撞”和“冒昧”。
冒然輕舉妄動是不對的,但輕舉妄動是對的。拼音是mà或á nxí ngshi,意為輕舉妄動,魯莽行事。出自清揚《西學東漸》:“貿然提出教育計劃,似乎有些冒昧。”白話翻譯:貿然給出一個教育計劃,似乎有些草率。例:我本來可以給她打電話的,但是我沒有輕舉妄動,這也是因為我缺錢。造句:1。第一次慘痛經歷后,高楠不敢輕舉妄動。直到四年后的2000年,他從寵物市場買了第二只烏龜——緬甸龜。2、警方辦案,必須事先周密部署,不允許你輕舉妄動。沒有周密的計劃,我們不應該草率行事。
2、 冒然行事和 冒然行事哪個對?冒然行動是錯誤的,輕舉妄動是正確的。輕舉妄動:魯莽行事或魯莽行事,意為魯莽行事,來源:清雍《西學東漸》:“貿然提出教育計劃,似乎有些冒昧。”“莽撞”的正確用法傾向于表達“無知”,而“冒然”重點是“碰撞”和“冒昧”。但前者指的是行動,后者只是禮貌和語言態度,雖然“冒然”作為古代文獻中“莽撞”的異體字,在《中國基礎古籍文庫》中有少數用例,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莽撞”的意味,但從使用的頻率和時間來看,“莽撞”仍然具有絕對的優勢。所以《辭海》、《辭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只收“莽撞”二字,不收“冒然”,此外,《264組異形詞(征求意見稿)》(2003年8月15日)也推薦“沖”為標準詞形。所以根據漢字規范的要求,建議用“沖”代替“冒然”,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魯莽”、“莽撞”、“莽撞”等詞語中,“交易”并不能代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