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穿著低調,廣西人穿著高調。相對于外省人,特別是北方人,我更能理解廣東人的言行,壯人、客家人、說白話的人(廣府人,沒有統一的概念,說粵人,廣西人不高興),廣東人性格低調溫務實講求實際,廣西人性格更熱烈比較愛面子,廣東人的祖先按方言推測,是來自廣西或粵西北一帶,按姓氏推測是來自中原。
1、現代的廣東人是如何看廣西人的?真的是“兩廣一家親”嗎?
本人廣西的,曾在江西讀書,同學中也有廣東人。我覺得沒有像很多人說的“一家親”的感覺,但是我和廣東人呆在一起,總是特別能夠容易地接受對方。相對于外省人,特別是北方人,我更能理解廣東人的言行,大概是由于都屬于嶺南文化的原因吧!在江西讀書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南的同學。有一次在中山路步行街購物,當時我正在和導購討價還價,一個操著生硬普通話口音的靚仔,上來就拉著我的手問:“同學,你是哪里人?”“廣西的!”我看著他驚奇的表情,回答到!“我海南的!我們是老鄉呀!”他顯得非常激動!后來,我們到八一廣場旁邊的沃爾瑪超市,買了一只9.8元的烤雞還有兩瓶可樂,
2、有些專家說現在的廣東人,祖先是越南、廣西人,你信嗎?
本人按歷史的推測,兩廣最發達的地區,按時間的位移,合浦→梧州→廣州→香港,人口(方言)遷移也是按這些地址遷移的,所以廣東人的祖先是來自廣西是正確的。客家人來自桂東南陸川博白合浦一帶,說白話的粵人來住梧州北流容縣一帶,壯族人,由于交通不便,不易遷移,兩廣原地居民:壯人、客家人、說白話的人(廣府人,沒有統一的概念,說粵人,廣西人不高興),
每次中原漢人南移,是事實,但是兩廣原地居民的方言把中原的語言同化了,傳承了中原種族文化:姓氏、民族(漢族)。很多本地居民不知自己是什么族,誰的人多就跟誰一族,越南的阮氏人口多,就是小姓改過去的,壯話、客家話、白話是兩廣(百越民族)方言。廣東人的祖先按方言推測,是來自廣西或粵西北一帶,按姓氏推測是來自中原,
3、廣東人學廣西的土白話,廣西人為什么不學廣東的粵語呢?
我不知道什么是廣西的“土白話”,我從小只聽說廣東人講廣東白話,南寧人講南寧白話——不都是白話嗎?只不過有些許地方口音的區別而已。從沒見過廣東人聽不懂南寧白話,也沒聽說過南寧人聽不懂廣東白話!廣東和廣西本來就是山水相連的鄰居,不管語言還是生活習慣都多有相似,相互影響很正常,根本用不著刻意去模仿誰,粵語不過是白話的另一種叫法。
4、廣東人和廣西人有什么特征或者如何分辨?
1.廣東人喜歡煲湯,喝涼茶,講究養生,吃藥膳,食物清淡,食材講求新鮮,烹飪講究火候;廣西人喜歡吃辣,食物味道更鮮明熱烈,桂林辣椒醬,螺螄粉,酸野,狗肉,龜苓膏。但更多共同之處,互相滲透,2.廣東人性格低調溫務實講求實際,廣西人性格更熱烈比較愛面子。廣東人穿著低調,廣西人穿著高調,廣東人基因豐富長相比較隨機,有齙牙的,矮的,丑的,也不乏高挑白皙長相精致的女生,和高大帥氣的陽光男孩。
5、為什么南寧人會和廣東人說一樣的粵語?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寧人,對粵語有著比較特殊的情懷,作為母語的白話在情感上是普通話無法比擬的,雖然南寧白話和廣東一帶的白話或多或少有著很多區別,發音也不同。但并不影響兩廣人的基本溝通,要知道古代秦國時,秦始皇派軍50萬南下平百越,指的就是現在的兩廣,經過兩千年的民族大融合留下的都是祖先的文化瑰寶,語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及傳播。
白話最早可追述到現在廣西省梧州市蒼梧縣,這個地理位置恰好在兩廣交接處,作為兩個省當時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可否認的,白話的確有著很多派系因地區的不同而不同,舉例廣州的土白話發音圓潤,聽著很舒服很斯文。反例南寧白話在語氣上摻夾著地方土氣,斜音,尾音也較多,不得不說南寧白話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當地民風,著實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