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面分析鋪面面積160平米,假如賣350萬,單價為21875元。這個價格和我的那間社區商鋪差不多,也是臨街,可能同樣位于三線城市,仍以我周邊的商鋪為例,關門轉讓現象已經常態化,一年內換三二個租戶的商鋪司空見慣,租金收益很不穩定,不是早期全款購買的商鋪,基本上不賺錢可能還要倒貼錢。
1、臨街商鋪160平米,年租18萬,賣350萬,有人買嗎?
和你一樣有間類似的商鋪,所以我來回答可能更合適些。先說答案,不容易賣,原因在分析中給出:鋪面分析鋪面面積160平米,假如賣350萬,單價為21875元。這個價格和我的那間社區商鋪差不多,也是臨街,可能同樣位于三線城市,那么根據三線城市社區商鋪的現狀,想要找到合適的買家,鋪面的地理位置一定要非常好,比如小區主大門兩側可以重餐飲超市的鋪子,小區的入住率要高,而且是大型社區,周邊10分鐘的路程內沒有大型商業綜合體等。
但是眾所周知,三線城市的商鋪已經過剩,特別是新建小區的商業配套更加齊全,各類購物中心、商場、綜合體林立,而且人口是一個外流態勢,經濟發展除非位于大城市的周邊,其他城市普遍都不景氣,轉手會有一定難度,回報率分析如果商鋪總價賣到350萬,租金每年18萬,換算成年化率就是5.14%。同樣以目前三線城市社區商鋪的年租金回報率進行比對,能夠達到這樣回報率,可以說會絕對不愁賣掉,因為這比銀行的大額存款收益都高,而且相對于銀行存款,如果租金收益穩定,持有商鋪顯然比把錢存進銀行更劃算,
但是據我所知,三線城市核心區域的商鋪也就是這個租金價位,社區商鋪沒有這樣的租價。以我持有的那間商鋪為例,周邊不是我一家情況,所有的商鋪都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因此不可能超過5%,當然了,我也不能把話說滿了,也許有但是真的不多。購買力分析三線城市能一下子拿出350萬的人應該說不是沒有,比如那些土豪或者拆遷戶等,但是普通人想要捧出這么多的現金還真不多,
關鍵問題是,即便有人能拿出這筆錢來,交易產生的稅費誰出?無論買方或賣方肯定都不愿意出,但是羊毛終究要出在羊身上。根據我們城市的收費標準,二手商鋪的過戶費是總價的15%,也就是52.5萬,那么如果是買方出,總價就是400萬出頭,回報率肯定就達不到5.14%,意味著接近3年的純租金收入落空,而如果總價中已經包括過戶費,則商鋪總價變為300萬,租金每年18萬保持不變,回報率則為6%,更不可能。
再要是買家使用部分貸款,那無需多言,回報率可能只在3%左右,過戶稅費太高是二手商鋪不易轉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景分析,誰買商鋪都會在前期做一個市場評估,當前社區商鋪雖然比商場內鋪、街鋪等存在一定的位置優勢,但也只是相比較而言。受線上購物影響,線下實體店生意整體是一個下行趨勢,社區商鋪同樣存在難出租、投資不易回本的問題,
仍以我周邊的商鋪為例,關門轉讓現象已經常態化,一年內換三二個租戶的商鋪司空見慣,租金收益很不穩定,不是早期全款購買的商鋪,基本上不賺錢可能還要倒貼錢。投資的風險在增加,理智的買鋪的人都會慎重其事,綜上所述,我從商鋪所在城市的位置、年租金回報率、城市人員購買力、商鋪未來發展前景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并結合個人實際總體概括這間商鋪賣價350萬可能不易出手。
2、買商鋪的房東們,你們當初花多少買的,現在租多少錢?
當初我以為馬上要交房產稅,把家里面的住宅都賣了,加上手里的現金在一個四線城市全部投資了商鋪,大概在12年前后有臨街底商,也有商場格子鋪,當時投資了大概四百萬買了大大小小四個商鋪,目前三個臨街的底商一間租6300,一個租6800,還有一個很小的鋪租不出去空一年了格子鋪空了兩年沒租出去,去年剛有人要接盤一個月就800塊還要免租半年,現在的租客也不穩定,天天找我家抱怨生意難做,租金也從6000多降到5000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好賣啊,目前在省會城市想買套房都買不起,要是當初留著的是住宅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