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的卷餅的特點應該是又薄又軟又勁道,涼了不發硬,卷菜時不斷裂。這種餅做出來薄如紙,非常柔軟,又非常筋道,將炒好的土豆絲卷起來,非常好吃,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前幾天去外地看父母,媽媽還專門做了烙饃吃,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了,咬一口又是童年的味道。
1、卷餅皮怎么做又軟又薄?
卷餅皮,我的家鄉叫它薄饃,小時候喜歡用它卷咸鴨蛋吃,可能是因為它本身特別薄的原因而得此名的吧!有些地方叫春餅,可以卷各種菜吃的面食。好吃的的卷餅的特點應該是又薄又軟又勁道,涼了不發硬,卷菜時不斷裂,其實這跟和面的方式有直接的關系,好的卷餅是不能用冷水和面的,雖然冷水和面,面團比較勁道,面團柔韌性比較好,但是冷水面團做卷餅有一個缺點,就是涼了會發硬,那可不是一般的硬,吃一塊嚼的腮幫子都是痛的。
制作卷餅皮,和面是很關鍵的,和面時既要用開水又要用冷水,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半燙面,半燙面的優點非常明確,它既有燙面的柔軟,又有死面的筋性,并且涼了不會發硬,也就是因為這個涼了不會發硬的優點,所以半燙面被廣泛使用,像手抓餅、蔥油餅、醬香餅、韭菜盒子、蒸餃等都是用半燙面來制作的。卷餅,有蒸的,有烙的,下面分享的是蒸卷餅皮的制作方法:食材:中筋面粉、食鹽、開水、冷水、色拉油步驟一:將三百克面粉倒入盆中,加入兩克食鹽攪拌均勻,
然后將其中一半的面粉中分次倒入八十毫升的開水,攪拌成面絮后攤開晾涼。步驟二:再向剩下的面粉中分次倒入七十毫升的冷水,攪拌成面絮后,下手將兩種不同溫度的面絮揉在一起,蓋上濕布醒上五分鐘,五分鐘后再下手將面團揉光滑,蓋上濕布繼續醒面半小時,步驟三:半小時后將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把劑子全部揉圓按扁。蒸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蒸屜上刷油,
然后將餅胚按扁后搟成圓形薄片,擺入蒸鍋中,蓋上鍋蓋蒸。步驟四:蒸的過程繼續制作下一張,一分鐘左右再將搟薄的餅皮擺在蒸熟的卷餅皮上面,繼續蒸,步驟五,重復到最后一張餅皮放入,繼續蒸三分鐘左右,關火后將餅皮取出,一張張掲開折疊,就可以開吃了。小貼士:卷餅皮和面一定要用開水和冷水,開水和好的面絮要晾涼了以后再揉面,不然很容易粘手,
2、烙饃怎么做才好吃?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寶媽!雖然我的故鄉主產水稻,但是烙饃對我來說并不陌生,夏季吃的多一些,薄薄的軟軟的烙饃卷上各種辣椒菜最好吃,再來一碗綠豆粥,晚飯就是這么解決的,一不小心還撐到了。前幾天去外地看父母,媽媽還專門做了烙饃吃,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了,咬一口又是童年的味道,烙饃沒有味道,不放油不放鹽,光用面粉就可以了。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的太干太硬了,卷菜的時候很容易碎,咬一口還掉渣,這就不好吃了,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步驟一:把適量的面粉倒入盆中,用四十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水量是面粉的一半,將熱水慢慢倒入面粉中,并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拌到沒有干面粉時下手揉成一個光滑面團。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鐘,步驟二:把餳好的面團取出來,撒上少許的干面粉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在面團中間掏開,雙手不停的轉動,扯斷后就成了一個長條。
步驟三:將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撒上少許干面粉,把劑子搟成一個很薄很圓的大面皮,直徑三十公分左右,厚度和餃子皮差不多,甚至還要薄一些,步驟四:把平底鍋或電餅鐺預熱,放入面皮煎制,面皮中產生小氣泡時翻一面,等面皮呈透明色即可。小貼士:烙饃的面粉要求不高,不過追求有嚼勁的口感最好選用高筋面粉,為了烙饃口感更軟,放涼后也不會變硬,最好用溫水和面,也可以用半燙面的方法來和面,冷水和面,烙饃放涼后會變硬。
3、水烙饃怎么做不容易爛?
這種餅不用發面也不用烙,放涼了也軟和,卷啥菜都好吃!前段時間在網上看了一種叫“水烙饃”的美食,百度了一下,好像是流行于河南、安徽的一種特色傳統面食,做法又類似于京津冀地區的春餅,這種餅做出來薄如紙,非常柔軟,又非常筋道,將炒好的土豆絲卷起來,非常好吃。做法很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做法,不足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