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現在野蜂蜜真假難辨,用其他蜂蜜來冒充野蜂蜜是根本辨認不出來的。如果以保健作用藥用價值來200元一斤的野生蜂蜜根本不值,野蜂蜜與家養蜂蜜,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差不多的,如果是真的野蜂蜜以物以稀為貴的原因,賣200元一斤是可以的,盡管國家對蜂蜜的質量有明確的規定,但作為普通消費者,不會也不可能擁有可供隨時檢測蜂蜜質量的儀器或設備,只能通過黏度、色澤、口感等直觀指標做出簡單判斷,無法就蜂蜜的真假和優劣作出科學有效的鑒定。
1、野蜂蜜多少錢一斤?野生純蜂蜜200一斤貴嗎?
如果是真的野蜂蜜以物以稀為貴的原因,賣200元一斤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以保健作用藥用價值來說,200元一斤的野生蜂蜜根本不值,野蜂蜜與家養蜂蜜,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差不多的。無非就是野蜂蜜產于山野間,難以采集得到,至于說無污染,家養的蜂蜜也是不能夠有任何污染的,真正的養蜂人生產出來的蜂蜜,絕不會有任何污染。
說野蜂蜜匯集了許多的藥用花,所以營養價值高也是不可信的,要知道,能流蜜的藥材花極少,如果不是大量連片的人工種植,根本是不可能釀造出蜂蜜的。山野間又有多少中藥材?能挖的藥材都沒有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藥材花?所以野蜂蜜也是和普通蜂蜜一樣的,根本不可能是各種藥材花釀造出來的,吃了就有不同凡響的保健作用,更何況,現在野蜂蜜真假難辨,用其他蜂蜜來冒充野蜂蜜是根本辨認不出來的。
2、你覺得現在純蜂蜜的價格多少錢一斤可以接受?
不論什么商品,只要觸及到價格,問題就有點復雜,現只能結合蜜蜂養殖實際,來簡單談談個人的觀點或看法。根據專業機構估算,2018年全國蜂蜜產量約為70萬噸,占世界產量1/4,其中20%左右用于出口,約14萬噸,連同進口,國內消費約為55萬噸左右。目前,國內蜂蜜的市場零售價在15元/市斤~230元/市斤之間,
如此大的價格反差,與蜂蜜的品種來源,市場需求,質量優劣,消費水平,商業抄作等有直接關系。也反映出蜂蜜市場良莠不齊的混亂局面,盡管國家對蜂蜜的質量有明確的規定,但作為普通消費者,不會也不可能擁有可供隨時檢測蜂蜜質量的儀器或設備,只能通過黏度、色澤、口感等直觀指標做出簡單判斷,無法就蜂蜜的真假和優劣作出科學有效的鑒定。
【圖為追花趕蜜的蜂農在路邊擺放出售的不同蜜源植物的蜂蜜】正常情況下,商品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的大小或高低,直接體現在價格上,而價值又是由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和資源投入、技術含量、社會需求、消費水平、產品質量等共同構成的。具體到蜂蜜的生產過程,一個蜂農對蜜蜂管護的勞動定額標準為25箱,若按全國人均務工收入2000元/月來計算,一個蜂農的全年收入應為24000元,
若依此基本收入倒推,按最低價15元/市斤計算,飼養單群蜜蜂應該收入960元,產蜜量應達64市斤/群。而實際上,定地飼養的中蜂正常產蜜量每群僅為20市斤左右,單群蜜蜂全年收入只有300元,蜂農全年累計收入僅為7500元,若將人工費剔除,僅箱體修復,冬前飼喂,養殖工具等必要的材料損耗按10%抵扣,一個蜂農全年勞動力養蜂的實際收入約為6750元左右,
每月平均薪酬僅為562.5元。若按50元/斤計算,飼養單群蜜蜂應該收入1000元,25箱合計收入25000元,若將人工剔除,僅箱體修復,冬前飼喂,養殖工具等必要的材料損耗按10%抵扣,一個蜂農全年勞動力養蜂的實際收入為22500元,每月平均薪酬1875元,由此可見,定地飼養的中蜂,純正封蓋分離蜜的離場價格至少應為50元/市斤左右。
若是依托快遞售賣的話,還應加上包裝材料和相應的運險費用,合計成本已在60元/市斤左右,而巢蜜的生產是以割取和毀壞蜜蜂育子和儲蜜的巢房為代價,售價則應更高些。意蜂基本以追花趕蜜為主,其產蜜量是中蜂的5倍左右,質量略遜于中蜂蜜,若以蜂蜜50元/市斤同等價位核算,單群蜜蜂年收入可達5000元,人均定額飼養標準以25箱計,全年收入應為125000元左右。
實際上每轉一次場,僅運輸費用就接近一半的收益,理論收入應為62500元,若人工成本不計,僅扣除箱體修復,飼喂,養殖工具,場地費等按15%剔除9375元,實際收入約為53125元,月均4427.1元。事實上,養蜂是靠天吃飯,若轉場后遇到暴風和連陰雨天氣,不僅本次轉場沒有收益,上次轉場時的剩余收入也全部搭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