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出土過黃帝遺物,何為黃帝故里?答。[10]關于新鄭是黃帝故里,黃帝帝都的古文獻記錄,太多[1]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新鄭黃帝故里造假已經成為謠言,新鄭黃帝故里早已成定論啦,哪有什么爭議,新鄭黃帝故里,已經進入教科書,背景是中科院2014年的課題研究,確定了元前4414年,15歲的黃帝在新鄭有熊登基,作為黃帝元年。
1、河南新鄭黃帝故里出土過黃帝遺物嗎?有何證據證明其為黃帝故里?
問:哪里出土過黃帝遺物,何為黃帝故里?答:別說遠古時代的遺物難尋,就是現代幾十年前的物品都難找,何必追根究底呢?誰又是什么文物收藏家呢?不管陜西也好,河南也罷,都是炎黃子孫后代,有什么好爭的呢?沒有外來侵略,和平年代,不心安理得的好好生活,起什么內杠啊!?黃帝早已做古了,就是慈禧太后,武則天那么能耐,也沒有活到今天,也沒有享受過現代化的高科技生活,再過多少年世道又不一樣了!又有多少后人來評說我們現在的事,我們只有讓自己活得更精彩,給子孫后代留下值得記住的精神才富,才不枉來世上走一遭i謝邀!。
2、黃帝故居是不是在鄭州?
黃帝是河南新鄭人,史料記載,公元前2717-前2599年,農歷三月初三(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之說)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被尊奉為“華夏始祖”《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于軒轅之丘”清代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說:“黃帝少典之子,生于新鄭之軒轅丘,非生于兗州之壽丘;《一統志》說:“軒轅丘在開封府新鄭縣”新鄭是黃帝故里建都地,人文始祖黃帝在新鄭建立;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新鄭就有三月三風后頂禮膜拜軒轅的習俗。
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朝拜黃帝的記載,由民間自辦,一直綿延至今,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被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每年在陜西黃帝陵舉行祭祀活動,而在河南新鄭才有拜祖活動2008年國務院確定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編號480Ⅹ-32)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由國務院、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的在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中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等各界優秀的炎黃子孫出席歷屆大典,
3、有爭議的“新鄭黃帝故里”入教科書是否合適?
新鄭黃帝故里早已成定論啦,哪有什么爭議?編入中小學課本,實至名歸。新鄭是黃帝故里,是我國眾多古文獻記載的,竹書記年,路史,國語,水經注,世本,拾遺記,大戴禮記,一統志,帝王世紀,括地志,通典,續漢書,山海經,天下名勝志,山川志,云籍七簽,均有明確記載,新鄭有熊就是黃帝故里和黃帝帝都,這還能有什么疑問?如果僅僅是一本兩本古書中記載,還值得疑問,考究,可是一大堆的古文獻均如此記載,還有什么疑問?2014至2015年,中國科學院經過課題研究,科學院中國天文臺研究員趙永恒先生和學者王先勝,根據最可靠的記錄,來自路史,史記,云籍七簽中黃帝和大臣鬼萸區在得寶鼎宛荀后的對話,用瑞士星歷表軟件推策了黃帝元年是元前4414年,這一年,15歲的黃帝正式登基于新鄭有熊,還推策出黃帝的重要記年,黃帝生于元前4428年2月8日,黃帝37歲時,元前4392年在冀中殺蚩尤。
4、新鄭的黃帝故里為什么得不到有些人的認可?
新鄭黃帝故里,已經進入教科書,背景是中科院2014年的課題研究,確定了元前4414年,15歲的黃帝在新鄭有熊登基,作為黃帝元年,論文發表于2015年初,題目是言與行并,用歷法和科學推理,推策出黃帝元年是元前4414年丁亥。中科院的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論文提到,提供專業技術支持的龐大學術權威團體,至此,新鄭黃帝故里造假已經成為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