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為什么會分布著如此眾多的少數民族呢。他將大量的蒙古將領和軍隊安置在云南,用以防備和制衡當地的少數民族,這些人的后代在云南定居,就變成了當地的蒙古族,53年太原城區共計住有110戶、451人(1982年普查為3300多人),例如在我國現有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25個都可以在云南找到。
1、為什么云南有這么多少數民族?
云南省地處西南方,與越南、緬甸、老撾等國接壤,人口接近5000萬,與貴州、四川、廣西等省構成了“大西南”。不過,云南省的民族成份十分豐富,例如在我國現有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25個都可以在云南找到。他們分別是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壯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
而除了這25個少數民族以外,云南還有3000多萬的漢族人口,簡直就是現成的民族博物館。那么,云南為什么會分布著如此眾多的少數民族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事實上早在唐朝時期,云南境內就是小國林立、民族眾多的狀況。后來的南詔王國雖然宣布統一了云南,但其國內依然有著眾多的民族,例如烏蠻、白蠻,而且由于古代云南距離中原十分遙遠,當地民風未開、道路阻塞,所以逐漸形成了云南境內多民族聚集的狀態。
在13世紀中葉,元太祖忽必烈奪取了云南,他將大量的蒙古將領和軍隊安置在云南,用以防備和制衡當地的少數民族,這些人的后代在云南定居,就變成了當地的蒙古族。到了后來,隨著明朝、清朝的更替,中原王朝為了牢牢地控制云南,削弱當地土司的勢力,又不斷往云南遷移了大量的其他民族,其中漢族是遷移的數量最多的民族,清王朝在平定吳三桂叛亂后,又有樣學樣地往云南移居了不少滿族。
2、為什么河南本省有那么多的少數民族?
謝謝邀請,河南多民族大融合,有歷史原因。河南處在黃河文明的發源地,自古以來,人們都是逐水而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多民族大融合,截止2013年,河南省的長住人口中,五十六個民族都有。河南省歷史以來,既能南北方文化在此和諧共處,東西方文化亦能在此兼容,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河南省古文化的中庸之道。其代表一是豫菜,兼容東西南北,
3、太原有沒有少數民族?
滿族太原本無滿族人。清朝統一全國后,八旗兵分為京營和駐防兩部,京營兵負責守衛皇室、京城和各旗都統(旗內最高軍事長官);駐防兵分駐各省要沖地點。順治六年,派來太原駐防的是滿蒙旗兵混合的正藍和鑲藍旗20個隊,約500人左右,旗兵派駐太原的目的,一是負責守城,二是鎮壓當地人民的反清斗爭。太原旗兵頭目設城守尉一人,歸山西巡撫節制,
城守尉以下,設筆帖式(相當于現在的秘書)一人、防御二人、唬騎校四人。再下有領催,直接統轄馬甲、步甲,后來,清政府對太原放兵又有增派,數目不詳。順治以后,大規模的反演斗爭不多了,百姓安心生產,社會日趨太平,駐防太原的旗兵家屬遂不斷遷來,太原始有滿族人繁衍,初來的滿蒙旗兵及其家屬,居住在太原城內西南角的地方,以后陸續增多,那地方便叫作“滿洲城”。
光緒十二年,汾河大水泛濫,淹及滿洲城,次年在太原城內東南角又建滿洲城,時人稱前者為舊滿洲城(即今舊城街.南海街一帶),稱后者為新滿洲城(即今新城銜)。當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清政府調太原旗兵500多人(內正鑲藍滿蒙混合)前往作戰,傷亡了四五人。這時期至辛亥革命前,太原的滿族人約有2500人至3000多人,
1937年抗戰爆發前為1000人左右。1953年太原城區共計住有110戶、451人(1982年普查為3300多人),可見,太原滿族人口自民國至新中國成立期間,是越來越少,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漢滿通婚和滿族人自行離開太原,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人們多年沒有見過戰爭,且八旗兵又安居慣了,一聽到槍響,就猜想革命軍來了要殺旗人,滿族人嚇得東躲西藏,有的逃到外縣,跑到鄉下。